冯泽芳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317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1月30日

冯泽芳-治学严谨

发布时间:2010-01-30 16:06:39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冯泽芳的一生中有较长时间从事教学工作。早年在农校任教时,深感当时大学和中专的棉作学教材引用国外资料偏多,而联系国内实际不足。为了帮助学生学习,他在原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生产问题,参考有关资料,编著了一本具有本国特点的农校教材《中等棉作学》。他治学严谨,知识渊博,在长期担任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和南京农学院教授期间,一直勤奋学习,精益求精,并且提倡教师要联系生产实践,从事科学研究工作,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他教导学生说,一个人在事业上的成就,除天资外,更重要的是靠勤奋学习,他在指导科学实验时,十分重视要学会收集第一手资料,对撰写实验报告,则强调严肃性、逻辑性和数据与结论的统一。他勉励学生注重自学,独立思考,锻炼思维能力。只有这样勤学苦练,将来才能成为有用人才。

    50年代初在南京大学和南京农学院任教期间,冯泽芳一如既往坚持生产、科研、教学三结合,在搞好教学的同时,从各个方面为发展中国棉花生产献计出力。为宣传棉花科技知识和引导农民选用丰产优质良种,他深入浅出地写了《合于中国栽种的洋棉》、《合于中国栽培的细绒棉》、《中国的棉花》等通俗读物,对推动当时的棉花生产起到了技术指导作用。此外,他还同他的学生潘家驹合译了《棉花遗传选种文献摘要》,并组织编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的第一部棉花专著《中国棉花栽培学》。

    他还建议恢复已中断多年的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受到农业部的重视,并采纳施行。从1956年起,他亲自主持此项工作,与华兴鼐等组织北方和南方棉区的区域试验,并与汪雄时、杜春培等整理发表了1956—1957两年试验总结,肯定了“徐州209”、“彭泽4号”等优良品种的增产作用和推广价值。他对这些国内自育的棉花新品种能与国外品种并驾齐驱十分欣慰,认为中国的棉花育种工作已进入世界的行列。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