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海战前的事变
黄海海战前的事变
清军基于上述决心,租用(主要是上海招商局的船只)新裕、图南、海定、镇东、利运五艘轮船,装载大量米面和军需品,在巡洋舰的护卫下从大沽出发,开到大连湾海面,与丁提督麾下的巨舰会合后,装载四千五百名陆军驶往鸭绿江口。九月十六日(星期日),到达鸭绿江口海面。军舰平远、广丙和鱼雷艇福龙等,一起投锚于大孤山港。其余诸舰则停泊于南方十海里,即北纬三十九度六十三分,东经一百二十四度九分,水深四十五米的地点。
据兼任海防监视和丁提督幕僚二职的汉纳根说,中国提督最初想由大连湾去平安道岛,然后巡逻据说有日舰出没的平壤海口,如果有机可乘,则于护送运输船之前歼灭敌军,以全面掌握制海权。但正当此时,从威海卫发来电报说,于该地海面发现二艘大型日本军舰。此外,预定九月十四日有另外一艘轮船装运武器抵港,因此前往该地停泊至十四日夜。但结果敌舰只影未见,因而十五日返还旅顺口。这时得知敌军陷平壤然后北进,电信机关完全被切断,因此片刻也不容犹豫,遂放弃搜索敌舰之念,立即搭载陆军于十六日(星期日)上午一时从大连湾出发,运输船沿海岸成单行纵队,军舰也以同样队形并排航进。
丁提督竭力护卫运输船,极为忙碌。与此同时,日本也以一个舰队护送运输船三十艘,于九月十四日从日本到达梁湾。为了掩护军队登陆,留下第三游击队,于当夜向流经平壤的大同江出发。十五日晨,日本提督于大同江口海面停泊中接到开始进攻平壤的通知,遂派军舰四艘,由江口上溯以援助陆军。提督则率本队和第一游击队投锚于乔兹别克角海面。十六日下午,为了测量海洋岛和大洋河口,遂带领通讯舰赤城和伪装巡洋舰西京丸一起启锚出
(中为双方舰队的编成、军舰资料、伤亡人数等的统计表格,略去)
十一月十七日公报发表的死伤人数如下,总数为二百九十四人(?)。另外,负伤者中战后死于舰内或医院者,松岛将校一、士卒二十一;严岛士卒一;比睿土卒四;扶桑将校一、士卒二;吉野将校一;西京丸士卒一。十七日医院内现有将校二、土卒六十一。赤城舰长坂元少佐正当登上后桅杆顶楼,掌管号令时,因敌弹打断后桅杆而阵亡。另一说是少校于司令塔内被命中桅杆之炮弹打死;又说是被将要倒下之桅杆夺去其生命。
战斗中,西京丸、比睿和赤城不自主地离开本队,各自陷于危急。西京丸一时曾陷入二艘军舰和二艘鱼雷艇之间。敌艇于相距仅五十米处发射鱼雷,幸而鱼雷穿过船底从另侧穿出,而幸免于难。另外船体、烟囱、通气管等处,都被击中多发炮弹。赤城也曾被故舰追击,舰长战死。前任军官佐佐木大尉以及航海长佐藤大尉(坂元少佐战死后担当指挥)均负伤。交战三小时后,始得杀出重围返回本队。另外比睿于敌前通过时,敌军发射二枚鱼雷,幸未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