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海军爱国将领邓世昌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294
本馆由[ ghoskyno1 ]创建于2010年01月29日

马吉芬回忆录的本意

发布时间:2010-03-07 14:18:25      发布人: ghoskyno1

马吉芬回忆录的本意

马吉芬回忆录《海事》译本是油漆问题说的重要史料依据,本着引用国外史料必须看到原文,以避免翻译过程中发生歧义偏差的原则,为核实《海事》译本翻译的可靠性,首先需要对马吉芬回忆录英文原文中的该段意思进行了解。

The Battle of the Yalu一文中,稍加辨读,就能找到与“舰中隔壁,俱为木造,施以油漆,粉饰外观”相对应的部分,原文为:“……The latter, upon reaching our right flank, turned it and poured in a heavy cross-fire on the extreme wing,the Chao Yung and Yang Wei receiving the most of it. From the first these two old-fashioned cruisers were doomed. Two passageways in each superstructure connected the bow and stern 10-inch guns, on the outboard side of each being officers’ quarters, etc., the partitions and bulkheads being of wood highly varnished and oiled. The vessels were early set on fire, and the draft down these passageways at once turned them into alleys of roaring flame. The machine-guns overhead were thus rendered useless, the deck being untenable, and the bow and stern guns were isolated from each other and from their magazines.[6]

粗译为:“……不久,在到达我军阵形的右翼外侧后,敌舰开始用交叉炮火猛烈射击,右翼翼端的“超勇”、“扬威”中弹最多。从战斗一开始,这2艘老式巡洋舰的命运就已被决定:在这两艘军舰上层建筑(海军术语,指军舰主甲板上的舱室建筑结构)内各有2条连通舰首、舰尾10英寸口径主炮的过道,过道对向军舰舷边的一侧有军官的住舱,这些舱室是用油漆得很好的木质壁板隔开,军舰失火后,过道里充满火焰。舰上的机关炮也没能发挥太大作用,主甲板很快难以支撑,导致军舰首尾的主炮和它们各自的弹药库隔绝了。”[7]

由此不难看出,《海事》译本实际与马吉芬回忆录英文原版的差异很大,并不是“舰中隔壁,俱为木造,施以油漆”,而是“超勇”、“扬威”舰内舷侧的军官居住舱的隔壁是木质构造,至于“粉饰外观”则纯属是译者的即兴发挥。另外从英文原文看,“超勇”、“扬威”舰上层建筑里的两条通道着火,是军舰中弹起火以后的事情,属于被火灾蔓延所致,而并不是因为那里采用了经过油漆的木质隔板导致了军舰起火。

“超勇”级军舰是北洋海防外购的第一型巡洋舰,英国阿姆斯特朗公司米切尔船厂建造,舰型上属于购买当时世界非常前卫的撞击巡洋舰,即以撞击为主要战术手段的军舰。为了保证撞击战术发起时的突然性,对于军舰的航速要求较高,所以军舰的外观设计得非常低矮,由此舰内的空间布局也格外紧凑。现存最早的一套“超勇”级军舰图纸上标出了这级军舰内部的结构,由于空间狭窄,“超勇”级军舰内部很大部分的空间都被锅炉、煤舱、蒸汽机占据,军官住舱只分布在军舰的后桅至舰尾主炮下的一小段空间。

19世纪造船、海军领域的传统中,军官居住区是整艘军舰上装修最豪华的场所,具体表现形式主要就是这一区域的墙壁会采用带有装饰线条、浮雕的木质隔板,即使到今日这也是容易理解的事情。但是这种出于舰上等级考虑在小范围而作的额外装饰,绝对不可能扩散到煤舱、锅炉舱、弹药舱等其他舰上场所。同时,舱房之中出现木板,除了“粉饰外观”外,还有实际的技术用途。19世纪的军舰上主要的导航设备是磁罗经,但是因为军舰制造越来越多使用金属材料,导致罗经在这种磁场环境中容易发生偏差,当时的解决办法出了不断修正罗经外,另一种办法就是“舱房之内衬以木板”[8]

所以“舰中隔壁,俱为木造”纯粹是译者在缺乏技术知识的情况下,不负责任、率性而为的胡说乱译,贻害可谓深矣。

至于隔板“施以油漆”则纯粹是为了舰内防腐、美观的自然做法,马吉芬回忆录原文中仅是随笔带过的描述,竟然被不知就里的译者夸大突出。

发表于1936年的《海事》译本在马吉芬回忆录英文原件的对比下,可以确定为翻译粗劣的译本,“舰中隔壁,俱为木造,施以油漆,粉饰外观”之类加入了太多译者主观臆想的文字,今后应当彻底放弃引用,由其证明北洋舰队存在油漆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了。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