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海军爱国将领邓世昌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294
本馆由[ ghoskyno1 ]创建于2010年01月29日

第35节:山雨欲来(8)

发布时间:2010-03-07 11:36:31      发布人: ghoskyno1
第35节:山雨欲来(8)        
  然而,各国外交官们只是代表本国利益,向大鸟发了一通抗议性质问而已。至于日军进驻汉城这一现实问题应如何解决,都采取看看动静再说的态度。他们害怕这时过于积极活动,会使日后行动的幅度变窄,何况外交团的内部意见也无法统一。  
  例如:一直企图南下的俄国认为,日、中两国都是它的障碍,最好是互相开战,最后两败俱伤。这就是他们的国家利益。为造成这种局面,俄国必须谨言慎行。日军进驻汉城,会刺激中国,这正是俄国所盼望的。他们口头上质问日本政府出兵理由不充分,内心里却觉得日本若这么无声无息地撤兵,可就太扫兴了。  
  李鸿章也期待着外交团的压力,他给袁世凯的电报说:“汉城平安无事,而日独自调兵,各使当有公论,我宜镇静以处。”  
  李鸿章等待各国外交团的公论,未免过于天真了。  
  朝鲜政府从私谊发出一种议论:让容易洽谈的清政府撤走牙山的清兵,以促使日军撤退。  
  “都太天真了……”袁世凯表情怃然,自言自语,“不过,已经无计可施了,只好如此。”  
  要打开困境,只有去说服大鸟个人,想法软化他。  
  “同大鸟会晤,用笔谈还是……”袁世凯嘟囔着,似乎在询问一旁的唐绍仪。  
  “那蔡绍基呢?”唐绍仪问道。  
  蔡绍基是日语翻译。  
  “笔谈的时候,他不在场比较好些。”  
  “是的,蔡绍基在旁,居然用笔谈,就太不像话了。会谈时,给他派个差事。还有,我也参加,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  
  “好,怎么办呢?”  
  在备前的闲谷黉专攻过汉学的大鸟能写出达意的汉文,袁世凯想起同他笔谈“日清同盟论”时的情景。  
  “为自己留条后路,也应当使用译员!”唐绍仪沉思了片刻,建议道。  
  “也许……不过,我们又不是靠人情面子去求他,他们把军队开进一个平安无事的国家的首都,显然不占理,我们是去讲明道理。这件事还是笔谈为好。”  
  袁世凯同唐绍仪谈着话,却仍然像是在自言自语。他对这件事不大感兴趣。同大鸟谈谈,总比不谈好些,不过如此而已,对谈判并不抱什么期待。他向李鸿章发出悲观的推测:“非口舌所能争。”  
  他感到,这一次日本政府的态度异常坚决,非同一般。  
  不论大鸟个人的世界观和政见如何,决不会脱离日本政府的基本方针。  
  “什么也不如有军队。”袁世凯虽然也这么想过,但终于没敢把牙山的两千名士兵调进汉城来。他似乎觉得这样会掉进日本的圈套里。同样出了兵的清廷可以责难日本的,也只有没把军队开进汉城这一点。如果这时候进驻汉城,无异于拯救日本出困境。  
  “我方固然处于困境,而日本也在困境之中!”袁世凯又自言自语似的说。  
  “当然!”唐绍仪用力地答道,“大鸟正被外交团问得张口结舌!”  
  6月11日,大鸟圭介拒绝了袁世凯提出的谈判要求,但第二天又改变了态度,反而找上门来。  
  大鸟确实苦恼着。光是海军少佐向山率领的四百名陆战队和二十名巡查队,在汉城就已经够引人注目,令人苦于辩解,倘若再让后续混成旅团进驻汉城,那他可要招架不住,只好举手投降。  
  大鸟向东京发电报:汉城目前平稳,请取消派遣后续部队之举。并电告已经出发的混成旅团长大岛义昌少将,无本使(大鸟)命令,不得率部队登陆。  
  “按目前汉城的形势,让大批士兵进驻汉城,无正当理由。”大鸟希望东京能了解自己所处的困境,一边祈祷,一边起草电文。  
  这是11日的夜晚。  
  次日,袁世凯和大鸟进行会谈。袁世凯看着大鸟的表情,觉得很意外,似乎谈判有希望。  
  大鸟是认真的,而且非常坦率。  
  “混成旅团的先遣队八百人由一户少佐指挥,正在仁川登陆。这是同进驻汉城的陆战队换防的兵员,是无法制止的了。不过,后续部队如无必要,当然可以延期。我也尽力使他们不登陆。同时,请中国也不要调动牙山的部队,并停止增派。”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