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海军爱国将领邓世昌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003294
本馆由[ ghoskyno1 ]创建于2010年01月29日

第34节:山雨欲来(7)

发布时间:2010-03-07 11:36:11      发布人: ghoskyno1
第34节:山雨欲来(7)        
  “希望未到达的清军,在中途返回去。”  
  朝鲜政府认为,因为清军来朝鲜,所以日本也派来军队,倘能让清军撤回,日本也一定会撤兵。  
  “少开玩笑!”袁世凯大喝一声。  
  出兵是根据朝鲜的请求,并不是那么随随便便的事。整顿装备,备齐辎重,做了所有的准备,又搭乘军舰、轮船,随便在半路上停下来,怎么可能呢。  
  “可是,日军也来了,如果两军驻在同一地点,很难预料将发生什么事情。”朝鲜政府倾诉了苦衷。  
  “可也是……”袁世凯沉思起来。现在让日军进入汉城是很不妥当的。“总之,先让日军暂时留在仁川,说服他们停止进入汉城……嗯,至少也要延缓。”  
  “正想如此。”  
  “大鸟圭介是个通情达理的人。”  
  袁世凯想起大鸟一直主张日清同盟,认为有可能说服他。不过,也有些不安,到了这时候他才发觉上了日本使馆人员的当,是他们一再鼓动中国出兵的。袁世凯原以为,日本即使出兵,也不过是为了保护使馆和侨民的小部队。可是,当中国通知出兵时,它仿佛早就预备好了,几乎同时就通告日本即刻出兵,给人的印象是人数一定少不了。  
  接到日本的出兵通知后,袁世凯让朝鲜政府赶紧向日本交涉,阻止它出兵。朝鲜政府一再说“我国政府并未请求贵国出兵”,杉村代理公使却完全不予理睬,说什么“你先读一读《天津条约》,特别是第三条”。  
  阻止日本出兵是办不到了,这和让中国在中途停止一样,根本办不到。  
  袁世凯这时只盼望把牙山登陆的清军先一步引进汉城来。  
  “好大的雨呀!”袁世凯在汉城的公署衙门里,隔窗望着暴雨,说道。“明天应当去仁川!”  
  按照清军的惯例,登陆、调动等军队活动,遇雨就停止。袁世凯以为日本军队也会因雨而停在仁川不动,所以明天去也来得及。他悠然自得地等在汉城,哪里料到日军却喜欢在雨中行军,而且在争分夺秒,要抢在清军前面到达汉城。这是日本出兵的目的,怎么会因雨而停留不动呢?  
  次日(6月10日),日军进入汉城,在日本公使馆的小山丘上构筑阵地。  
  “噢,想不到这里是这么宁静!”  
  城里与平时一样安定,大鸟公使可有点扫兴了。杉村代理公使在旁边苦笑。借口朝鲜有动乱才出兵的,如果过于平稳,就太让人尴尬了。  
  “特别是最近几天,人心突然平静下来。”  
  杉村报告说。  
  全州失陷已经十天了。虽然朝鲜政府控制着消息,但风声早已传开。同时,政府军同东学在全州进行和解谈判的消息,也不胫而走。汉城市民长长地出了一口气,以为这下子可算太平了。然而,正在这时,日本军队却吹着军号开进了汉城。  
  杉村继续报告:  
  “人心安定也是由于粮食价格下降。”  
  政府和东学谈判的内容从各种渠道飞向汉城和其他城市,其中有这样一项:惩治那些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垄断商人,没收粮食。  
  那时代,货币经济还不发达,米袋数是经济流通单位。到处都囤积着谷物。弄不好囤积者要受惩罚,于是想赶快把粮食卖掉,本是人之常情。这样一来,米价下降了。主食价格下降,意味着民生之安定。  
  “这件事变得不寻常了!”大鸟圭介手拍前额,说道。  
  进驻  
  清军在牙山登陆以后,就地驻扎,不打算进汉城。四百名日军进驻安静的汉城。大鸟圭介凭着外交官的嗅觉,发觉各国的眼光都盯着他。  
  既定的步骤是先由大鸟率领四百兵进入汉城,然后接受朝鲜政府正式提出的镇压东学的请求,引进后续部队混成旅团,可是,现在这四百兵尚且苦于出师无名,何况……  
  踏入汉城的第二天,大鸟立刻成了各国外交使团攻击的目标。  
  袁世凯怂恿朝鲜政府向日本政府提出抗议。朝鲜外署(外交部)参议闵商镐和协办李仙得、李容植等主要官员,分别向大鸟要求撤兵。但是,日本拒不接受。袁世凯又期待各国外交团向日本施加压力。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