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人生路——22这是我教的学生
李校长为我不能继续上学感到不安和惋惜。他说,我应该继续读书,将来是可以有所作为的,实在不行,至少也应把小学念完才好。我虽然也渴望读书,但这里没高年级学生了,他们都要帮父母做工。到城里去上学,那只能是做个美梦罢了,除了吃住父母供不起外,插班,对于一个山芭佬来说,连门都没有。李校长一次和我父亲谈了此事,父亲也说我学习还不错,也有意在可能情况下让我到城里去继续上学。
李校长本来是从古晋市来的,所以在城里一些学校有关系,在他的努力下,浮罗岸路第三小学的教导主任同意我到古晋他们的学校插班学习,即插六年级下学期的班。
为了节省开支,安排我住在教导主任住宿的楼下一个小教室里。小教室一端有一间小屋子,是一个马来女人设的小卖部,也是她夜间休息的地方。小教室对过即是学校各大教室,相距只有三十几米。学生课间休息时,常到小卖部买点东西吃。这个马来女人大约三十几岁,她同时又是教导主任的“阿Sarm”(即保姆),给主人家人煮饭、烧菜、洗洗衣服什么的。我和这个马来女人相处很融洽。我也叫她“阿Sarm”。她有时还偷偷留一点菜给我吃。这段时间我向她学了一点马来语。看见一些东西不知如何说,我就问“咦你遮呷阿巴”(这怎么说),她立即告诉我。不久,我可以比比划划和她作些简单的交流了。她很具同情心,也喜欢我,把我当作她的弟弟。有时她晚上回家时,还几次要把她房门的钥匙给我,叫我在她的屋子里睡。可我一直不敢,我怕万一她东西少了,我就说不清楚了。
开伙问题,可以在小走廊里用煤油炉子自己做饭,当然没有床。也没有其它任何家具,晚上睡觉,则把黑板从黑板架上取下放平,一张破席子一放就行了,早晨起来,黑板重新放回黑板架上,席子一卷,一身换洗的黄短裤、白衬衣塞到席子中间就行了。每天吃饭很简单,煮粥为多,菜么,有时煮一小包花生米、咸菜之类就完了,从来不用炒菜的,粮也多从家捎来。每个礼拜或自己回去(借个单车跑一趟)或叫人捎来,差不多半年时光,我就这样度过了。
生活是艰苦的,但对于我来说倒也不算什么,只要有书念。就是刚开头很不习惯,一个熟人也没有,头几个晚上,我还流下了眼泪。学习上别的功课我毫不逊色于城里的公子小姐们,关键是英语。城里六年级的英文课文是Fourth year,也就是人家都学了三年多了, 我连第一年级都没学完,一下子跳到第四年的,而且还是第四年的下半本了,任我怎么拼命也跟不上,上英语课时,老师还时常不用中国话,更难死我了。不过,班上大部分同学对我相当友好,我也应同学们的要求,时常给他们讲山芭里的动物、水产、菜园子等等,这对于他们来说是颇为新鲜的事。所以大家都愿意帮我。
开学两个月左右,学校进行了不分年级的国语演讲比赛。我当然报名参加了。经过预赛,我被选为我班三名代表之一参加决赛。我演讲的题目是《人生与读书》。我记得十分清楚,这是一篇论述读书、读好书、勤奋读书与一个人将来造就事业,贡献于社会的关系。我是从图书馆里几乎翻遍了所有的小论文集才选中的。几天以后,我就背得滚瓜烂熟。然后每天晚上捉摸表达的语气、手势等。比赛后的第三天,学校老师组成的评委会在大会上宣布比赛结果。评委首先分析了总的情况,还特别表扬了我演讲的内容很好。要求全校的同学都要象我讲的内容那样,要努力读书,用心读书,要把读好书和自己个人的将来成就与贡献社会联系起来。我和班里的同学在座位上听到这些,别人和我都以为我排上名次是没有问题的。谁料到快宣布名次时,又说,“国语演讲”,顾名思义,要求国语也非常重要。又讲到我,说我的国语讲得不太好,有客家音腔,很可惜等等。最后宣布名次时,我名落孙山了。我很懊悔,一句话没说,就回教室了。下来后,我想,这次我失败了,但你要搞毛笔字大小楷比赛的话,我非拿到名次不可!拿不到第一名,也要拿个第二第三的,因为我知道,在我们班里,同学们的书法不会有人胜过我的。至于别的班级如何,我不太清楚,不过我还是充满自信心的。谁知等呀等呀,一直等不来这项比赛。
演讲比赛后两个月,学校通知:全校高年级及中年级分两组进行“作文比赛”。我是六年级的,当然参加高年级比赛了。这次没有预赛,每班抽十名同学参加。参加人员由语文老师根据学生平时水平指定。我荣获代表资格之一。
作文比赛是在一间大教室进行的。参赛人员坐好后,老师给每个人发下作文稿纸和一张草稿纸。要求在两个小时内写完,并当场交卷,文字数量限制在1000~3000字内。比赛开始了。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作文题目:《谈谈比赛》。这可真出乎全体同学的预料。事先我们都以为不过是《我的老师》、《我的学校》,或者什么我的同学、我的朋友、爸爸妈妈之类。比赛完以后,大家都对这种新奇的、从来没作过的题目感到愕然,甚至气愤。有的同学说:“我白准备了。”有的同学说,他背了好几篇好文章也白费了。我也感到意外。题目一出来,我就想,要是出了个关于读书的题目可就省我的事了。不过,我还很冷静。我先在草稿纸上列了个提纲。我知道这是议论文。我们老师以前讲过议论文。议论文的论点必须明确,让人看后得到启发,又不能光议论,空口说白话,因此要举点例子予以说明,用来支持自己的论点。我就先从比赛的目的意义讲起。讲到了比赛是一种锻炼自己的机会,因此要积极参加;比赛的胜负要正确对待,没有常胜,也不会常败;比赛是一种学习的好机会;胜者和败者都要善于总结经验,要善于学习;比赛要具有正确的态度,要讲规则,讲道德;当然裁判也要不偏不倚,要讲道理,执法严而公正等。我举了球赛的例子。我以为一个自以为天下无敌的球队,如果不参加比赛,就说明不了你的水平。如果故意犯规,甚至有意伤人,即使裁判没判,最后你胜利了,也不光彩,你的球队也不是好的球队,说不定是自毁前途的……
离比赛规定的结束时间还差半小时,我已经写完了。由于有了提纲,在提纲上花了近二十分钟的时间进行段落的安排、修改,所以我的思路是清晰的,大段涂改几乎没有。我估计了一下,全文约两千字多一点。因为还有时间,写完后,我又默读了一遍,个别字句不通顺的地方,我又修改了一下。一直到监考的老师宣布时间到了,我才把卷子交上去的。
这次比赛,和我以前在十七哩学校不同的地方有两点:一是卷子不准写名字,只写上临时排定的编号,在另一张小纸上写上姓名和编号,单独交给老师。老师说,这样评委在看卷子时,根本不知道哪个卷子是哪个学生的,以体现竞争的公平性。另一点是评卷子的,是十个评委,而这十个评委有不少是外校的老师。评委给卷子打分时,只把编号和得分自己记下,下一位评委不了解上一位评委给多少分,不会受其影响,也体现其公平性。对于这点,我颇放心。这样一来,我这个山芭佬不致于因此受一些轻视山芭佬的人捣鬼之害了。
比赛后两天,是星期六的上午。我们班语文老师赵先生,把我的卷子发还给我,说让我重新抄整齐,个别词句可以修改,但主要的、基本的内容不能变,否则作废,因为老师已看过这份卷子了。
下午正好放假。我拿上卷子,借了一辆自行车飞奔回到十七哩学校,找到李树芬校长,说明情况。我要李树芬校长连夜给我看一下,个别地方帮我修改一下。李校长说:你能选上参加比赛就是够意思了,城里学生的作文水平是很高的,你看过城里学校联合办的校刊就知道了。还说:“不用修改了,我很忙……”。我知道,校长准是认定我是选不上名次的,何必白费劲呢!
原稿和抄好的卷子交了上去。记得是两个星期以后,学校的公告栏公布了作文比赛的优胜者。许多同学都围了上去,我不敢去,生怕又一次名落孙山。想不到的是,同班的好几个同学都跑来高兴地对我说:“你得了高年级第一名啦!”我以为他们是专门来气我的,说:“你们别闹了!”可是他们非拉我去看不可。哎呀!一看,我差点哭了出来!一回到教室,几个同学一起上来把我抱了起来,记得其中还有一位是女同学,弄得我的脸直发热。接着语文老师来了,在班上又宣布了一次。其实大家都已经知道了!老师同时又把那份原稿还给我,还在旁边写上:“赖春定同学,你获得作文比赛的第一名,祝贺你!……”
我这个礼拜天又回到了十七哩,把这个喜讯告诉李树芬校长。他开始不大相信。我把我的作文原稿和老师写的批语给他看了,他顿时愣住了。然后使劲地握住我的手,一句话也没说。
后来听说,李校长把我的那篇作文在一些高年级的班上念了。并说,你们看,写得多好啊!李校长还跟学生说,他刚到学校时,我的作文写得咯哩咯嗒的,能噎死人,后来才越来越好起来的。他后来还在恳亲会上把我在城里学校作文比赛得第一名的事大肆宣扬了一番。家长听了十分高兴,说:“看来山芭里的孩子不一定比城里的差哩!”而李树芬校长则翘起大拇指说:“这是我教的学生!”
总之,这件事当时在山村里引起了一阵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