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包头市委常委许文生同志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18391320
本馆由[ 人民最大 ]创建于2012年05月22日

大爱无疆的人民公仆———学习宣传许文生同志先进事迹系列评论之四

发布时间:2012-07-18 08:18:45      发布人: 人民最大
“安息吧!这些年您太累了。”“不知道你在那里过得怎么样?”“许书记,后天我们还会去看您。”“许书记,固阳的天气好多了,今年雨水多,应该收成不错,放心吧”……在网上祭奠堂里,人们仍在持续表达着对许文生的怀念。许文生的精神早已超拔其生命,在人们心中树起了一座熠熠生辉的“人民公仆”的丰碑。

  许文生同志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基层逐步锻炼成长为一名出色的党员领导干部,他克己奉公,对人民群众有着深厚感情,无论是作决策,还是办事情,都始终把广大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头,竭尽全力为群众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

  2010年春节,许文生在来到东河区工作后的首次慰问中见到了徐素贞,当时徐大妈的老伴儿刚刚去世不久。听完徐素贞对3年来四处飘零经历的倾诉,许文生很难过,他握着徐素贞的手安慰说:“大妈你别哭,我一定想办法给你解决房子。”

  为改善群众的住房条件和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2005年开始,包头市、东河区两级党委政府下决心对北梁进行改造。由于北梁地区贫困人口多,建筑密度大,历史欠账多,拆迁成本高,加之资金及政策等因素的制约,导致拆迁难度很大,改造建设进展缓慢。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他提出“先安置后拆迁,先规划后建设”,即先建设4个占地1000亩的保障性住宅小区,用以安置整个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四处飘零的居民。到2011年底共安置2219户,其余445户在2012年底可以全部安置。

  亲民者民必亲之、爱民者民必爱之、怀民者民必随之。2010年10月8日清晨,许文生离开固阳县赴东河区上任。固阳县政府大院门口100米的马路两旁黑压压地挤满了人———固阳的老百姓们自发地打着写有“许书记,固阳人民感谢你”、“许书记,常回家看看”、“固阳因你而精彩”、“许书记,你辛苦了”字样的条幅,来为许文生送行。许文生常说,“要对老百姓的事高看一眼,厚爱一层”,“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要考虑得更细一些,措施要更实一些”。

  在许文生看来,“教育是最大的民生”,贫困的根源在于教育落后,他说,“培养出一个孩子,就能带动一个家庭脱贫,甚至是一个家族脱贫”。“要让孩子们不出固阳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样还能减轻家庭的负担”。

  从2007年后半年到2008年,固阳县累计投入5000万元,为固阳一中建设了7000多平方米的综合大楼、体育馆、实验室。为了提高固阳一中的教育质量,固阳县又协调市教育部门,与市重点高中包九中签订了30年的对口帮扶协议。从2009年开始,固阳一中的高考成绩逐年提高,本科率到2009年、2010年分别攀升至70%和80%。学校生源不断,白云矿区、达茂旗甚至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后旗等地的孩子也慕名前来求学。

  作为一名优秀的党员领导干部,许文生同志始终牢记自己肩负的职责使命,始终恪守权力源于人民赋予、权力只能用于为人民谋利益的行为准则。他常怀忧民之心、常存惠民之情,对自己及家人却格外严苛。在固阳县任职期间,他不允许家人来固阳参与经商和来探望他。近两年来,他主动上交各种礼金十余万元;女儿大学毕业留在北京打工,他却始终没在当地给女儿安排工作;让妻子退休,只是为了“这样别人就没法求你办事儿了”;为避开春节时的人情拜访,他专门去北京跟女儿过年……

  学习许文生同志,就要像他那样,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尽心竭力地为广大群众谋福祉,切实解决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切实有效地化解各类社会矛盾,着力维护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以实实在在的政绩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和信任。各级党员干部要认真对照许文生同志先进事迹,自觉查找在理想信念、发展观念、宗旨意识、工作作风等方面的差距和不足,认真进行整改,努力解决实际工作中与形势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恪尽职守、扎实工作,全力以赴开创包头各项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