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培尧先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84998991
本馆由[ 凝净 ]创建于2011年11月23日

全国优秀教师 金中校友桥梁 - 何培尧(报道系列之二)文/雪娟

发布时间:2011-11-23 10:16:00      发布人: 怎么回去古代

              (二) 崭 露 头 角

 

19491月,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当年3月初,何培尧老师在北平城里直接报名参加解放军,受到热烈的欢迎。他先后在解放军第41军工作了整整6. 起初在军政宣传队当文书,不久后调军政宣传部当工作员,见习干事,文教研究组长,协助部长起草有关宣传,政治教育和文化教育等各类文件,深得军政首长孔石泉等有关领导的赞赏。1952年上半年,奉调到新成立的军文化速成中学教务处当教务员,协助教务主任掌握全校教学计划的实施,课程的安排和调度,教学经验的总结和交流等。 19538月他奉调到北京,参加解放军总政治部组织的全军文化教材的编写工作,至1954年底全部完成;反复修改,精益求精。不论在哪个岗位上,何培尧老师都能发扬金中和清华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埋头苦干;又能多动脑筋,发扬科学条理性,从而增强效果。因此他经常受到上级机关的通令嘉奖或通报表扬;先后积立2大功、2小功(3次小功可积为1次大功),又立二等功一次,他决心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智慧,忘我地投入到革命工作中去,毫无保留。

何培尧老师在参军后一个多月,向部队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支书找他谈话,肯定了他的进步要求;并夸奖他的工作热情,能吃苦,讲团结,领导和党内同志都比较满意。但个人政治历史有无问题,组织要调查清楚后,才能考虑你的入党问题。你要经得起考验。先从思想上入党,再从组织上入党。”

何培尧老师参与的编写部队文化课本的工作,于1954年底顺利完成。参加编辑的人员各回原建制单位。1955年上半年全军将进行大整编。他急忙赶回41军速成中学,希望自己的政历问题能有明确的结论,以免影响今后对他的使用,包括入党和提干。哪知“事与愿违”,当他到41军政治部干部处办理手续时,该处处长对他说:“根据现有的材料,既不能证明你有问题,也不能证明你没有问题,根据此次整编要求,你不适宜留在部队工作。经请示军首长,决定让你复员。这次从部队复员的有一大批同志,他们都曾为革命做了不少的贡献。复员的何培尧老师原则上回原籍安置,当时的上级考虑到他历来的积极表现,所以对他还是有特殊照顾的,同意何培尧老师自带档案到汕头市联系安置单位。

    何培尧老师听了这些话,心里产生感慨:自己在部队勤勤恳恳干了6年,尽心尽力,做出了贡献,却因政历尚无结论,而被认为不适宜在部队工作,难免感到伤心。但他是一个顾大局识大体的人,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这就是革命者的哲学。何培尧老师很快转变了态度,接受了组织的安排,坐车到复员、转业军人教导团(在庵埠),参加学习并办理安置手续。何培尧老师没想到自己一到汕头市教育局联系,就受到热烈的欢迎:马上就被安排到汕头市第一职工业余中学任副教导主任,负责“工人脱产干部班”两个班的教学工作和内宿管理,一年后结业。学员112人全部被分配到市内各工厂,各行业公司担任领导或骨干,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