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优秀教师 金中校友桥梁 - 何培尧 (报道系列之一)文/雪娟
(一) 少 年 才 俊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在金中,他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上,享受着学习的快乐。同时师长、同学许多无私的帮助和关爱令他感动;青少年时代的他暗下决心,“他日有所成,定当感恩相报。”
1948年7月,何培尧老师偕同金中48年春、秋季,及47年秋季毕业的同学二十余人,坐船由汕头同赴上海考大学。那时没有全国统考,各大学自行出题,考试时间有先后;允许学生多报多考。他报考了4间全国名校,并被其中3间所录取:1.国立清华大学,录取于物理系;2.国立中央大学(解放后改名“南京大学”),录取于气象系 ;3.国立厦门大学,录取于化学系。最后他选择了清华大学,9月前往注册,成为52届的一名新生,学号37202(37指民国37年,即1948年)。
何培尧老师进入清华大学之后,立即被同学间进步的氛围所感动,并于同年12月间被吸收为“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盟员;翌年3月,根据上级指示,整体转为“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团员。从此他结束了政治上的彷徨状态,坚定不移地跟着中国共产党走上革命的大道。


公安机关备案号:44040302000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