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年墓志铭
徐永年墓志铭
新都县 周室阕 虚白 撰文
西南师范大学教授、中共党员徐永年逝世,其家持状乞墓铭。以三世通家、夫妇又皆余弟子,顾不敢以老髦辞。文曰:
永年,徐姓,字嘉龄,后以重听甚,更号无闻。先世于明嘉靖中,自湖广入蜀,遂家成都。祖讳绍盛,字仿唐。父寿,字益生。永年一九三一年十一月十四日生于成都通顺桥街。幼敏慧,自小学至大学均以高材致上选。一九五四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次年入教西南师大,先后曾任教师、研究生支部书记。专业课中教毛泽东文艺思想与文艺、文学理论,文学、文选、书法、书史、篆刻等适应本科生与硕士研究生诸课程所必需。且由始设而自尸其任。及开设唐宋文学与书法,指导两个方向研究生共十六届次。
永年博学而多能。虽继家学而转益多师。书法如沈尹默、潘伯鹰,篆刻如方介堪、周菊吾、易均室,或日夕过从,或间道往访,皆执恭谨规奥交,故能成其深;历览山川、参稽古迹,得自然之薰助,故能成其大。有承传而后有创造,有实践而后有会通,永年有焉。故其为文无不引证赅洽,析理入微,人亦无以难之,所谓守己有度、伐人有序者邪。著述中如“小篆为战国文字说”经论证,小篆于秦,远在百二十年前;任《汉语大字典》编委,于字形组贡献大;主编《秦汉魏晋篆隶字形表》《甲金篆隶大字典》皆大利于学者;对《杨守敬集》中《寰宇贞石图》之整理,非专家不能胜任;为整理《清鲍廷博手校张奕枢本白石道人歌曲》之版本流传踪迹,遍访公私藏书,请益通人,奔驰四千余里,终于肯定鲍校张本为兼有众长之善本;《东坡选集》等荣获省府科研奖。在《褚遂良书法试论》一文中,细至笔画、点画、揣摩、形成等于专擅褚书中又跨越一步。故其书品意境高、功力厚,无体不工;有时融会碑帖而一之。于篆刻则初从其尊人指授,广摹汉印,博采众长,冲切兼施,在皖浙二宗之间。其法书、篆刻作品,倍受珍视,并传入日本、东南亚。
永年能诗,以七言短歌见长;喜画水墨荷竹,有文人笔意。
永年绩学日益恢扩,所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者亦巨。屡获成渝青年建设者,省市教工作者先进称号;一九九二年获省教委研究生优秀导师奖;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
永年学善致用,先后任中国作协、书协、西泠印社等理事或社员。在省书协、书学会、文联、文史研究馆等任领导副职、常委、理事、顾问、馆员等;受四川大学兼职教授聘。
永年承孝友家风,立身行己,直道如弦。其治学教学感于学子者深,重在先端趣向而乐其有成。积劳尽瘁、义无反顾、而频死者数矣。《传》称:“言有坛宇、行有防表。不为愚诬之学、无端之辞,以收名声。”杨雄有云:“务学不如务求师。”旨哉,其言之乎。
永年聪敏过人,数岁读《东方杂志-美术号》。诸亲友大异之,有坐其尊人于堂上而揖者曰:徐氏为有子矣。
呜呼恸哉!于一九九三年因癌不治,在重庆市急救医院逝世,年六十二。妻李淑清;子立,配陈;女定,适萧;女孙纫秋、咏春,外孙成彦。
某年月日,以骨灰入葬青城后山红岩村。
铭曰:
唯人唯智,安人利人。
以之忘己,寝馈失凭。
其道似毂,竟以徇身。
洞天之府,返朴归真。
清风万籁,明月一灯。
于穆世载,郁郁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