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音乐家孟波严金萱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128860349
本馆由[ 紫百合 ]创建于2015年03月19日

孟波:人生有浪亦不惊【三】

发布时间:2016-07-21 08:11:03      发布人: 紫百合

有担当,少声响

  还有一件想起来至今都会感动的事。
  著名女作曲家寄明(原名:吴亚贞)于1997年因病去世,她1939年从上海国立音专钢琴专业毕业后即赴延安鲁艺任教,跟冼星海学作曲,1949年后在上影厂为电影谱曲,1962年为儿童故事片《英雄小八路》写的一首主题歌《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被收入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1978年被定为《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我深知这样一位为我国少年儿童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作曲家值得好好纪念,非常想在她逝世一周年时举行纪念音乐会,但我除了“愿望”外,什么都没有。
  一次碰到老孟,谈起困难时,他表示支持,并感慨:“我们对歌星捧得太高,宣传太多,对作曲家太……”后来当这台“迟到的音乐会”的筹备引起媒体关注,孟波又来电数次给我“打气”,说不要气馁,一定会办成。到1999年春这台音乐会得到资助,孟波建议在5月23日举行(他说这一天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57周年,寄明曾在延安聆听过毛主席的讲话,1999年也是中国少年先锋队成立50周年)。寄明丈夫、作曲大家瞿维帮我挑选了《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好阿姨》等十余首寄明创作的少儿歌曲,孟波与夫人严金萱拿着花篮,第一个到达音乐会现场,到后台紧握我的手说:“这场演出肯定成功!”那天,吕其明、陆在易、杨立青、许国华、黄准、徐景新、蔡璐、邱悦、吴应炬、刘雁西、杨绍梠、陆建华、朱良镇……几乎在上海的作曲精英都来了,有的拿着精致的小花篮,有的捧着青翠欲滴的鲜花,几十位上海“大牌”作曲家为这次特殊意义的演出聚在一起,可说空前绝后。后来我得知,不少作曲家是孟波亲自打电话通知的,作曲家吕其明握着我的手赞叹说:“好小囡,好孩子,好声音,唱得太棒了!中国合唱作品太少,少儿合唱更少,这样的音乐会是推动,是促进。”作曲家黄准也感叹:“唱得太感人了,我创作的少儿作品音乐会,也一定请好小囡唱!”
  几年前,“好小囡”应邀与上海交响乐团合作在音乐厅演唱8首童声合唱,指挥陈燮阳建议我请孟波儿子孟津津配器,我去孟波家中与津津谈配器要求,结束后到二楼看望孟波与严金萱。进到房间,我惊呆了,一位曾是宣传系统高层领导,一位是芭蕾舞《白毛女》主要作曲,家中椅子、书桌、柜子等家具已陈旧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连电视机还是九英寸的,比农民工的宿舍都不如。可孟波还是乐观豁达,笑声朗朗,不忘问:“好小囡怎么样了?”“一定要给孩子们打下扎实的基础。”严金萱反复叮嘱要让孩子们看线谱(五线谱),这样才能唱好有难度的作品。
  孟波老的一生难免苦涩味的波澜,但他用历史和岁月,用时间和事实来说话,不一惊一乍,待到风平浪止时。他一生写出多首流传全国的歌曲,作为文艺界领导用极大的勇气和胆识决定和助推了《梁祝》的诞生,以过人的魄力抓出了已成为国际上有影响的上海音乐名片——“上海之春”……
孟波老,可以告慰你的是,你一直牵挂的孩子们的合唱团,成立23年来几乎包揽了在上海演出的歌剧、舞剧、清唱剧、音乐剧、交响乐中的童声合唱,且全部用意、德、英,拉丁文原文来驾驭。我相信,孩子们的歌声,你和严老师在那里一定听得到,让那清纯童稚之音,一浪一浪地陪伴着你们。

上图为寄明作品音乐会上珍贵的合影,第三排左起分别为本文作者、吕其明、瞿维、孟波、严金萱、黄准。(许国华 摄)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