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巍峙为严金萱著作《故事里的歌声》所作的《序》
我认识严金萱同志已有半个多世纪了。我们曾经在同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参加斗争,在同一个文艺大学里从事教学活动。解放后,又在天津、北京的同一个文化部门工作。 我们是战友、知交,、又是同行。 对于她,对于她的作品,我是有所了解的,不少作品我还是比较喜欢的。
她是当今屈指可数的著名女作曲家之一,而且是在音乐创作的题材、形式、体裁、风格上比较丰富多样,比较有成就的女作曲家之一。 我想谈谈对她的一些认识,一些印象,也许可以对理解她的作品有所帮助。
严金萱同志生在贵州省贵阳市一个医生家庭里,家里有早年参加革命活动的哥哥、姐姐,也常有一些革命先辈来她家里。她幼时受过母亲亲昵地为她哼唱的民间小曲的熏陶,,八岁时她学唱革命歌曲«少年先锋队之歌»,在她幼稚的心灵上留下了强烈印象,特别是她所熟悉和尊敬的革命者就义前高唱«国际歌»的英堆形象, 更使她终身难忘。她十三岁时就为地下党做“交通”,十四岁就成了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十五岁时,由党的地下组织送到革命圣地——延安学习。不久随抗日军政大学总校奔赴前线,到晋察冀敌后根据地,投入了艰苦复杂的抗日斗争。她是在乡音滋养下,在革命歌曲的感召下,在抗日的烽火中,在党和人民的抚育下成长起来的。
音乐是她最早接触到的一种文化,也是她热爱的一门艺术。广大人民群众热心唱歌,,用自已的歌声去表达自己的意志、愿望和革命激情。群众歌咏运动的巨大波涛所产生的冲击力和凝聚力,使她受到感染受到教育。她在群众斗争中深深了解到革命歌曲的伟大作用。革命的需要和个人的爱好融合在一起,音乐创作就成为她为革命献身的重要途径,为群众服务的主要手段。她虽然也参过戏剧表演,学过声乐和器乐,甚至做过领导工作,但把作曲作为“主攻方向”,可以说从她创作第一首歌曲《爱护人民》开始,就已奠定了基础。
她为人纯朴、热情、勤奋、善于思考,“歌如其人”,这些好品质也体现在地五百多首歌曲以及大小几十部歌剧、舞剧、歌舞剧作品当中。
她在革命战争中与群众接触多,,和同志们相处十分亲近,从不因自已从小受到革命教育,做了一些工作,是个“少年党员”,有点“革命资本”而自视特殊,表现骄傲。她总是以一个小妹妹自称,平易近人,向老大哥们虚心请教。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音乐部,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她是一个十分好学的学员,在部队剧社中,她是一位多面手,组织上分配的工作都认真努力完成。全国解放后,她在天津、北京、广州、上海等地工作,认真辅导工人文艺活动,向工们学习。她深入到各地学校、少年宫、少年之家、艺校教学;辅导开展艺术教育工作,成为工厂、学校音乐园地的辛勤园丁。这种联系群众的作风一直坚持到现在。她现在已是花甲之年,但仍坚持到群众中去学习、工作、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她重视社会协调工作,善于团结各方面人士,调动社会力量为文艺工作,为艺术教育工作服务。她的许多成功之处,正是和这种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分不开的。
长期以来,她得到人民群众对她的养育,给她的启发,使她的作品既能鲜明地表现出人民的爱与憎,表现出丰富多样的感情,但又有她自已的个性,有独特的创造。学习民族音乐传统,强调民族风格,创作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作品,也是她多年来一直追求的目标。地创作的«大红枣儿甜又香»歌曲所表现的军民鱼水情,是那么亲切感人;而歌曲«平阳河»以及芭蕾舞剧«白毛女» 中重要乐段中,则又强烈地表现出对日本帝国主义、对地主、悪霸的无比憎悪和仇恨;儿童喜歌剧«双双和姥姥»中的歌曲,以及«小英豪»、«金色的童年»、«三位少女»等歌曲,又表现出作者的儿童情趣和新中国少男少女们的志趣和豪情。 她在歌颂革命,、歌颂社会主义祖国、歌颂伟大的党的时候,是那么真诚、热情、庄严,以至有一种自豪的感情。她的不少作品常常表达出柔中有刚、刚中有柔、不那么单一化。我说的“歌如其人”,就是说她在多种多样创作中能表现出十分丰富的感情,而这种感情常常是地亲身体验过的,认识到的,她和群众的感情已打成一片了,所以能质朴、真诚地表现出来,,而绝少矫揉造作以形式取宠。
她是在实践中“自学成才”的作曲家,又是一个积极追求、认真探索的艺术革新者。她不满足自已的经验,认识到自已的不足,因此努力学习,并到中央音乐学院进修作曲。她在不断的实践中提高自己的音乐技巧,开拓新的路子。 芭蕾舞剧«白毛女»的音乐创作,是她知难而上,勇于开拓的成功尝试之一。她在为各类戏剧、电影进行音乐创作方面也能大胆创造,充分显示了她多方面的才能。
严金萱在五十多年的音乐生涯中,创作了大量作品,许多佳作至今还脍炙人口,受到广大群众和少年儿重的欢迎。在她写作的过程中,不免也曾有过稚气,突击写作有时不免粗糙,也有不太成功的经验,但她旺盛的创作力,,对人民,对祖国的责任感,推动她不断前进、不断提高,使她能在新的历史时期永葆青春,特别是在为少年儿重写作时仍怀着一颗未泯的童心。
她写的《歌声里的故事》一书,及配合此书拍摄的十六集电视系列片,十分生动而又深刻地介绍了著名的中国音乐家聂耳、冼星海、麦新、孟波、周巍峙、吕 骥、王莘等和许多革命歌曲的史实,深受广大青少年、儿重的喜爱。这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革命音乐历史教育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许多老师把它作为音乐教学的补充教材。我们如对严金萱同志的创作历史作些回顾,也可以发现她的生活充满了音乐,回荡者动人的歌声,假如写成“故事里的歌声”的话,我想也会是很动人的。
愿所有为大众欢迎的革命歌声永放光彩,激励人们同心协力, 奋发图强地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祖国,让表现新的历史时期的新风貌的歌声,唱得更响,唱遍祖国大地,鼓舞人们创造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一切愿意和热心为人民服务,努力开拓,立志创新,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音乐而作出巨大努力的音乐家们是大有可为的,也应该是大有可为的。
人民在欢迎我们,人民在热忱地期待者我们。
(周巍峙生前曾任文化部代部长、中国文联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