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义炽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00106803
本馆由[ 王庆红 ]创建于2010年04月04日

蔡重阳:良师益友 风范永存——王义炽

发布时间:2012-01-26 10:10:42      发布人: 王庆红

  1997年10月1日,我们尊敬和爱戴的王校长溘然长逝,那时我正在太平洋彼岸,恶噩传来,心中感到无比的悲痛,器重发来的电报至今仍保存在我的身边,以此表达对他老人家的追思和怀念。

  我最后一次见到他的是1995年10月在汕头举行的喾光中学校友会上,那时他抱病参加了这次难得的聚会,充分体现他对校友们的深情和关怀。当时我正在汕头,有幸参加了这次盛会。但万想不到这次竟成永别,至今他离开我们已四载有佘,但他那慈祥音容和笑语却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他为人民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精神和高风亮节的风范,永远激历着人们前进。

  我是1950年春就读海滨中学高中后认识王校长的,一直到1954年离开母校时,他一直担任后来改名为华侨中学的校长。我在学校寄宿,在王校长及老师们的亲切关怀下,同学们都感到集体生活的温暖。当时是解放初期,我已参加了团组织,团支部的活动在上级组织和王校长的领导和关怀下,配合党在学校的中心任务,成为党的有力助手。当我们听说王校长在解放前在学校进行地下工作时遭国民党逮捕入狱,在狱中表现出对革命无限忠诚的精神和高尚的气节,使我们对他产生由衷的敬佩。但他生前从未向我们谈过他的革命历史,这充分体现他不居功自傲的谦虚作风。

  1953年夏天,我在侨中毕业后,团市委决定我留校任团总支专职书记,与王校长同住在桂馥里的一座教师宿舍里,比学生时代与他有较多的接触。他平日工作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只求奉献、不求索取、生活俭朴、为人师表的精神,给师生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他深人群众,了解同学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情况,结合实际,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工作,收到了良好效果。大批抱着满腔热情,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怀抱学习深造的侨生在党团组织的关怀、王校长和老师们的教育下,在德、育、体全面发展上取得了很大进步。

  1954年我离开母校北上求学和工作后,与王校长的联系中断多年,但师生间情谊却依然保持。记得八十年代初的一个春节,我从南京回汕探亲,我们全家在先父的带领下,登门拜访了王校长,久别重逢,分外亲切。此后,每逢我回家探亲或出差路经汕头时,均会去看望他老人家和师母,每次都得到了他们热情的招待,还多次留我共进午餐,象知心朋友那样促膝谈心。言谈中他知道我在科学院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多年从事古植物化石研究,对我在工作中取得的一些成绩,感到由衷的高兴,给予我鼓励,又饶有兴趣地向我了解化石知识及在国外考察的趣闻。我在市一中当校医已退休多年的先父对王校长的为人亦很尊敬,他俩经常通电话互相问候,他还时常让先父转达对我的关心,使我感到很温暖。在言谈中,他时常以欣喜的口气向我通报校友们的情况,当他向我介绍同学们陪同旅游的愉快情景时,言语中充满对校友们的由衷谢意,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

  1992年秋,我回汕参加母校60周年校庆活动。在与校友们聚会中,泰国校友们都很关心王校长的晚年生活和健康。他们了解到王校长家居过于简陋时,决定为王校长装修房子,装上了坐式马桶,为他们晚年生活提供了很大方便。他们还决定由当医生的校友专门负责照顾老校长的身体。他们还备专款,作为王校长急需时使用。这一切都充分表达了校友们尊敬师长的高尚精神以及对德高望重的王校长的一片心意,这种师生间的深情也充分体现了王校长一生忠于教育事业将永载史册,永远活在侨中广大校友的心中。

  安息吧!敬爱的王校长,我们永远怀念您!

  2002年3月14日

  (作者系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