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医学伉俪李秉权,胡素秋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289904737
本馆由[ 爱无止境 ]创建于2019年10月14日

  共1页,到第 页 
  • “无语良师”李秉权李秉权教授

    “无语良师”李秉权 (昆明医科大学张晓娴) 一个人去世十年后,或化作一缕青烟,或变成一捧泥土,逐渐被人们淡忘。但昆明医科大学李秉权教授在去世后却将遗体捐献给了他的母校。如今,作为“无语良师”(医学界对遗体捐献者的尊称)的李秉权已经在这个新的岗位上工作了十载春秋。 李秉权教授是昆明医科大学发展历程中的一座丰碑。去年以来,昆明医科大学党委在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中,将反映李秉权先进
    发布人: 天堂使者 阅读(4063)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9-10-14 09:29:11
  • 李秉权捐献遗体 还要为医学事业服务

    当了一辈子医生、教了一辈子学生的李秉权深知,一直以来,可供教学和科研用的遗体太少了。按照教学要求,医学本科的学生应该是2至3人实习解剖一具遗体,但由于数量不够,昆明医学院是32到35个学生用一具遗体。现存的遗体不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连教师的临床科研也不能满足;有些遗体已经是在反复利用,学校教学用遗体的拥有量和教学的需求量之间差距越来越大。这让李秉权深感忧虑。 1993年,71岁的李秉权退休了,除
    发布人: 天堂使者 阅读(924)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9-10-14 09:28:19
  • 李秉权、胡素秋教授生为人民服务,逝为医学献身

    “我做了一辈子的医生,死了以后也要拿这身‘臭皮囊’为医学做一些贡献,学生在我身上练熟后,病人就可以少受些痛苦。 我患过脑腔梗、高血压、血管硬化,可以做病理解剖; 解剖切完用完之后,再做成一副骨架,供教学使用。 ” 图为李秉权。昆明医科大学供图。 2005年3月,云南神经外科奠基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教授李秉权在昆明逝世。按照其生前遗嘱,他的遗体被捐献给昆明医科大学。其中骨架被制作成医
    发布人: 天堂使者 阅读(2221)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9-10-14 09:26:58
  • 2005年3月29日,李秉权教授因病辞世

    1953年3月,卫生部在天津医学院举办全国首届"脑系外科高级进修班",为期一年,李秉权在选送之列。参加这次进修的23个人,日后成为了我国各地神经外科的带头人。 1954年10月,李秉权学成回到昆明,在无专门病床、无固定助手、无开颅专科器械设备、无专科护理的情况下,因陋就简,创立了我省第一个脑系科门诊,填补了我省无开颅术、无神经外科的空白。 折叠个人成就 1960年,从云南大学分
    发布人: 天堂使者 阅读(2039) 评论(0次) 点赞(0次) 打赏(0个天堂币) 发布时间:2019-10-14 09:21:45
  共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