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草掩映下,一个7层高的大墓豁然出现在加林山半山腰。阔大的形制,足以媲美一座城堡,这就是“中国买办之父”徐润的祖父徐诚斋的大墓。如今大幕墓碑脱落、石狮失踪了3只。昨天,一群热心珠海文史的网友带领记者走近这座本土最大墓葬,呼吁有关部门关注大墓的保护和修缮。市博物馆副馆长陈振中还动议,可以根据大墓周边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打造一个新的文化景点。
规模 巍峨古墓5层楼高
在加林山间攀援1个多小时后,这座大墓出现在我们面前,让所有没有思想准备的人目瞪口呆,用带路网友“常听说”的话来说:“真是头皮发麻!”
大墓位于半山,依山建成,立体半圆形,如同梯田,从下到上共七层。墓冢坐落在第五层的正中心。数据显示,整个墓园高26米,由下向上观察,有近5层楼高。据估算,墓冢区域的面积就达150平方米左右,墓园主体面积有500平方米上下,如果算上7层所有的面积,那么大墓占地足有近千平方米。“就像荒山中突然出现一座巍峨的宫殿!太超现实了!”有网友感叹。
墓碑告诉了我们这座恢弘大墓的主人是谁———“同治元年春皇清诰赠中宪大夫十五世祖讳诚斋徐公府君之墓”。据考证,从碑文上的“中宪大夫”以及“同治元年”的日期来看,徐诚斋应是咸丰到同治年间的清朝正四品文官。随行的珠海本土文化学者郑少交表示,这位名声不彰的徐诚斋,有一个后来大名鼎鼎的孙子———“中国买办之父”徐润。
历史 中国买办之父长辈之墓
采访中记者获悉,2008年,为期三年多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启动,香洲区文体旅游局文物保护高级顾问、文物普查队成员黎映宇参与其中,徐诚斋墓就是此次普查中一个惊喜。他说,北岭当地徐家后代好多人都不知道这位祖先,该墓的发现是湾仔当地长者提供的线索,发现偌大一个大墓时,所有人都大吃一惊。“这是目前珠海最大的古墓,全省也是数一数二!”他说。
郑少交查证相关徐氏族谱发现,大墓的主人徐诚斋为徐氏“十五世秩忠公”,单名殿,又名士雄,号诚斋,为乡礼公次子。
考诸族谱可以看到,徐诚斋属于封建社会典型的“父以子贵”。族谱中交代他的名讳之后,用大段篇幅介绍了他的子孙,尤其是其中的显贵者。如他的长子曾为盐运使,孙“(徐)润二品衔候选道加二级晋赠荣禄大夫”,不过徐润更以“中国买办之父”闻名。有谱牒记载可知,徐诚斋生于乾隆四十五年,卒于道光十七年,时年58岁。
面貌墓碑倾倒野树拱穿地面
相较于徐诚斋的研究,网友和本土学者们更担心的是大墓本身的保护。郑少交退休之前从事园林工作,上世纪80年代翻山越岭考察珠海林业资源时,曾多次见到过这个大墓。“原来远远看去,上下几层都非常完整,非常壮观,上面也没有这么多杂草”,郑少交说。但眼下大墓建筑破坏严重,墓碑已经从墓冢前脱落,在大墓正中,居然拱出了一棵顽强的野树,将地面穿得四分五裂,是令人哭笑不得的“墓木已拱”。而在墓冢前,祭台、拜桌以及刻着“寿”字的麻石都已经散落或断裂。根据大墓形制,应有卧狮一对,立狮一对,但目前仅见一只卧狮,其余不见踪影。
市博物馆专家
应修缮,可打造成文化景点
对于网友、记者描绘的大墓现状,香洲区文体旅游局文物保护高级顾问、文物普查队成员黎映宇说,这与当初发现时差不多。据他推测,大墓受到破坏的具体年代已不可考,或毁于“文革”时期对文物的破坏,或在上世纪80年代广东“盗墓潮”中未能幸免。
对于网友们提出的保护、修缮建议,黎映宇表示,目前文物保护大多根据文物损坏程度的轻重缓急,“以抢救为主”,但若经费许可,文保部门将尽量优先安排徐诚斋墓的修缮。而日常相关部门亦会委托当地文保人员定期查看大墓安危,以保护这个珍贵的市、区两级文保单位。
对于这个大墓,市博物馆副馆长陈振中表示,不管是人为破坏,还是自然侵蚀,徐诚斋墓的保护状况都令人关注。他希望借此机会,大墓能够得到市、区两级文保部门的重视,做出进一步修缮,甚至可以根据大墓周边的自然资源、人文景观,打造一个新的文化景点。作为珠海目前发现的最大墓葬,他建议可以为大墓申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