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老党员张星南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03186403
本馆由[ 爱无止境 ]创建于2012年09月18日

89岁老党员张星南,虽早年遭受不公,仍矢志不渝跟党走,30年如一日参加义务劳动,捐献工资20多万元,身后又捐出了遗体——

    有人说她很“富有”:离休干部,儿孙满堂,先后捐出20多万元工资帮助遇到困难的人们;有人说她很“贫穷”,每天吃着简单的饭菜,穿着破旧的衣服,家徒四壁,去世后存折上仅剩下22.43元。

    她就是张星南,一个经历坎坷却意志坚定、信念如山的人,一个感党恩、做好事不求回报的人。

    2012年9月13日22时30分,89岁的老党员张星南因病去世。遵照老人的遗愿,遗体无偿捐献给医学事业。老人唯一留下的,是一缕白发和一副戴了多年的眼镜。

    她从不抱怨命运不公,始终坚持离休不下岗、为党多奉献

    张星南,身体瘦弱,满头银发,但对待工作、对待他人,却有火一样的热情。她说:“我是共产党员,我的有生之年不多了,我得带头干力所能及的事情。 ”

    1923年10月,张星南出生于河南邓县的一个小山村,1947年考入复旦大学数理系,1948年6月,她毅然放弃学业,投身革命,并于1950年2月来到山东省禹城团县委工作。正当她意气风发、准备干一番事业时,一封诬告信把她打入万丈深渊,她被冠以反革命特务的帽子,遣送回农村老家改造,并不准带走两个年幼的儿子。

    从1954年到1980年,张星南最美好的岁月在屈辱和艰辛中度过,在被人批斗致残的危急时刻,她的母亲嘱咐她:“到外边去逃命吧,别在家里等死了。”“我不走,我的问题还没弄清楚,我就是要在这个火炉里炼一炼,看自己是铁还是钢。 ”

    1980年12月,当时的中共禹城县委经过彻底调查,为张星南作出了平反决定:恢复公职、办理退休。 1982年4月改为离休。1986年,禹城县委组织部批准她加入中国共产党,而这时她已经63岁,距她写第一份入党申请书已经过去整整37个春秋。

    有人问:吃了这么多苦,你不恨吗?她说:“就像母亲错打了孩子,错了就错了,难道还要怨恨自己的母亲吗? ”

    党在张星南心中无比神圣,如同巍巍高山,需要用一生去攀登。在张星南心里,最迫切的事情是如何把蹉跎岁月追回来,为党和人民多做一些事情。她真诚地对儿女说:“是党把我从一个幼稚的学生培养成革命干部,是党把我20多年的错案予以纠正,这一切都使我坚定了一个信念——离休不下岗、为党多奉献。 ”

    全部家当不超过2000元,每年却缴纳不菲的特殊党费,把尽义务当作个人的幸福

    张星南每月的离休工资有3400多元,而她去世后,存折上仅剩下22.43元。就在去世的前一天,她专门安排小女儿取出3700元捐给了慈善部门。像这种捐赠,她的儿女已经不记得有多少次了。

    不到家中,很难想象张星南过着怎样节俭的生活。她居住的小区是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旧居民区,走进家中,只见窄小的客厅,粗糙的水泥地面,老式的方桌、木凳,一台过时的小电视,全部家当不超过2000元钱。在生活上,她能省则省,不舍得买肉、吃炒菜,经常咸菜就馒头就是一顿饭,有时为了省钱还到菜市场捡别人扔掉的菜叶。

    一方面是对自己的极端 “吝啬”,一方面是对待别人的极其“大方”。自1987年以来,张星南每年都缴纳特殊党费,并且逐年增加。今年老人感到身体不好,专门嘱咐女儿缴了5000元的特殊党费。

    张星南的孙女拿出厚厚一沓捐赠单据和信件,“这是今年8月2日捐的1000元,给了辛店镇敬老院。 ”“这是今年8月22日捐的3000元,那段时间禹城下了大暴雨。 ”

    张星南老人今年8月住院之际,专门把大儿子王国防叫到床前,嘱咐他一件事:她资助了山东东明县一个叫张红叶的孩子,不知什么原因,连续两次寄去的钱都被退了回来,一定要查查什么原因,不能耽误了孩子上学。王国防最终和这名学生取得了联系,寄去了1000元钱。

    据不完全统计,30年来,张星南化名“服奉乐”,累计捐款达20多万元。
 
    张星南对党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她想利用一切条件和可能,做些有益的事情,而向困难群体捐款、参加义务劳动是她认为最质朴、最直接的方式。

    1982年离休后,她就开始义务为党工作。从1983年开始,她义务清扫起大街,自费买来扫帚和铁锨,每天早晨4点起床,把所住小区附近的两条大街清扫一遍,回到家常常已是上午9点多了,年年如此,一干就是13年。

    从1985年开始,张星南每天扫完街再到园林处苗木培育基地义务栽培花草苗木,直到今年病倒入院,坚持了27年,先后插条培育月季花20万余株、大叶黄杨8万余株,为政府节支15万多元。

   甘作为民服务的傻子,弥留之际仍从自己医疗费中挤出300元捐给春蕾女童

    “无情的命运夺去了我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年华,但不能夺去我继续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为社会奉献的权利。 ”这是1986年张星南入党时说的一句话。

    许多人对张星南近乎痴迷地捐款、做好事感到不理解,特别是看到她住着简陋的房子、穿着破旧的衣服,甚至到市场捡别人扔掉的菜叶,认为她应该先安排好自己的生活,然后再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长年照顾张星南生活的孙女王坚锐向记者提供了老人自己写的一份材料,其中一段话写道:“当时,我在工作和生活中也听到一些不中听的话。例如,有的人说我傻,我认为我自己做一个为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傻子,感到光荣,也心甘情愿。 ”

    被评为全国离休干部先进个人后,张星南从2000元奖金中拿出1500元捐给了贫困孩子,500元缴了特殊党费。媒体报道她的事迹后,一家企业捐给她一台彩电和一台太阳能热水器,她却捐给了敬老院。

    在张星南生病住院期间,她时刻牵挂着因贫困而上不起学的孩子,硬是从她那不多的医疗费中拿出300元让孙女送到禹城市妇联,并用颤抖的手写下“决不能让春蕾断了炊”几个字,在场的医护人员无不掉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