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和村遗址发现儿童瓮棺葬

来源:晋城新闻网 发表人: 2023-12-20 浏览量:1167

        这就是此次发掘的土坑竖穴墓,工作人员正在清理墓葬。

        随着遗骸清运工作的收工,昨天,为期近50天的和村遗址2011年度考古发掘野外工作正式结束。出土的2个新石器晚期瓮棺葬和1座西周墓葬,在晋城还是第一次发现,向我们揭开了古代墓葬习俗神秘面纱的一角。
 
        和村遗址位于泽州县川底乡和村村东南200米处长河西岸台地上。由于“和村遗址”位于晋阳一级公路的必经之地,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从11月起对这处距今5000多年的仰韶文化遗址进行了紧急发掘。12月19日,考古人员从发掘现场清理走最后一具墓葬遗骸,2011年度和村遗址考古发掘野外工作随之结束。本次发掘,共在17#、20#、3#探方,先后出土2个瓮棺葬和1座墓葬。
 
        考古队队长刘岩介绍,2个瓮棺葬相距15米左右,在距地面50公分深处被发现,出土时两个横躺的绳纹灰陶瓮已完全破碎,可以判断瓮身受到过来自顶层的外部压力。经清理,在瓮内发现零星幼儿骨骼,大致为新石器晚期;3#探方出土的一座土坑竖穴墓呈东西走向,墓内一棺一椁,均已腐朽成灰烬。灰烬清理完毕,露出一具单人仰身直肢成人骨架,非常完整。该墓内没有发现随葬品。据考古人员初步推断,墓穴年代可能在距今3000—2700年的西周时期,但墓主人身份、年龄等信息,还需后期人骨鉴定,多方研判后才能得出准确结论。
 
        文物专家裴池善介绍,瓮棺葬是新石器时代一种埋葬小孩的古老葬俗。这种葬法多以瓮、罐一类陶器作为葬具,把幼儿尸骨装进去,多数埋在居住区内房屋附近或居室内部地面下,反映了一种独特的灵魂信仰和寄托;土坑竖穴墓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已存在,这种葬法是指垂直从地面下挖成葬坑,将死者纳入坑内,摆放好随葬品和其他殉祭物后再用土掩埋死者,直至将葬坑填平。这种墓葬习俗揭示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远古人群陆续走出洞穴,开始在平地建造地穴式、半地穴式房屋的演进现象。受这种居住方式影响,才出现了与此相类似的土坑竖穴墓葬。

网上祭拜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