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站
[切换城市]

全国服务热线电话

0756-5505888

工作日:9:00-18:00(周一至周五)

用户免费注册
完善纪念馆资料
纪念馆创建成功

“无形生命”:慧善玄潭佛画赏析(4)

佛、莲花、宇宙 此外历经4年,他于2007年完成的和歌山圆满寺释迦生涯壁画,被日本媒体誉为平成年间日本大壁画。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5号

“无形生命”:慧善玄潭佛画赏析(3)

遥想天上宫阙 在他众多的作品中,两界曼荼罗是他的代表作,足足花了六年时间才告完成。在金刚界曼荼罗中,仅佛像就画有一千四百多尊,在胎藏曼荼罗中也画有四百六十多尊佛像,原高野山大学校长、世界著名密教专家、现任全日本真言宗管长松长有庆博士称赞说:以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如此细致繁密而且线条颜色搭配如此正确,佛像位置布局如此妥当的曼荼罗,在日本五十年来没有第二人。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5号

“无形生命”:慧善玄潭佛画赏析(2)

引吭高歌的鹤与菩萨 他说,在21世纪,年青人只按照自己喜欢的方法来生活,使社会犯罪增加,为了使他们能够走上正道,我把佛教理念用绘画的手法描绘出来,希望将严肃的题材转化成简单的道理,将我所看到的云海、莲花、光明和佛像等都在画中表现出来,使年轻人容易明白。至今,他已在法国、英国、奥地利、保加利亚、俄罗斯、西班牙、泰国等世界各国展览过自己的作品,所以日本佛教大学原校长水谷幸正称赞他是一位把佛教的精神思....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5号

“无形生命”:慧善玄潭佛画赏析(1)

捧起心中的佛 慧善玄潭出生于韩国江陵,日本国籍的特级画家。他自幼爱好绘画,喜欢坐禅,常于参禅打坐中意念练习佛画。初习工笔水彩,后改学油画。近几年来,他所创作的佛像油画不仅在日本佛教界、艺术界得到好评,还多次获得日本总理大臣奖和文部大臣奖,国际艺术界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的绘画种类繁多,但主要以佛教题材为主,特别是用油画的技巧把佛教的深奥思想平实地表现出来。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5号

生命如水随善而居一位法师的出家因缘

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 曹立君 摄影 爱水,因为它能说明我的生命旅程。 我出生在福建霞浦,成长在邻县的柘荣。是在古朴、僻静的环境中长大的,这种纯朴的环境给了我一颗平凡而又单纯的心。由此,我以后的生活都是随着某种善缘而居住的,没有太多的挑剔。六岁时迁居柘荣,住在柘荣东郊的一所寺院中,这所寺院就成为我的成长的天地了;在我十六岁离开此地之前,我于此住了十年光景。 寺名为东峰寺,是依山而立亦依山而....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5号

道坚法师:安放佛舍利的阿育王塔在中国(2)

《魏书》与《佛祖统纪》两书记载又同又不同,是一个很有趣的问题。洛阳作为中国佛教之源,其在中国佛教徒心中的地位自然是无法撼动的,因此这里的阿育王塔被所有的人给予认可,是在情理之中。临淄的阿育王塔被最早记载于书内,应是得益于佛图澄这位高僧的名气。佛图澄擅长用术数,能预知未来,受到北朝统治者崇敬,在当时影响很大。佛图澄在施用术数发挥影响时,也把佛教的慈悲思想传递到人间。北朝石虎是杀人恶魔,但在佛图澄劝说....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5号

道坚法师:安放佛舍利的阿育王塔在中国(1)

编者按:阿育王塔是安放佛舍利塔的代名词。佛教入中国以后,这一名词就被佛教界广泛运用,特别是随着舍利崇拜的兴起,阿育王塔成为与舍利相伴的建筑,以后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阿育王塔逐渐被各种不同名称的塔所替代,但是至今还有以阿育王为名的塔保留到今天。本文作者道坚法师,现任重庆市佛协副会长、重庆佛学院副院长、重庆华岩寺方丈。作者认为自唐以后,佛教的中国化过程渐渐完成,佛塔的形式也越来越具中国化,特别是出家....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5号

光孝寺:海上丝绸之路的第一个佛门驿站

20世纪20年代时光孝寺的六祖殿 广州有民谚曰:未有羊城,先有光孝。至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的光孝寺,是禅宗六祖慧能妙答风幡论辩、落发受戒和开东山法门的道场,被海内外信众奉为佛门圣地,常年香火鼎盛。光孝寺在中国佛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自从昙摩耶舍在此建寺讲学以后,先后有许多名僧也来此传教。例如南北朝梁朝时代,印度名僧智药禅师途经西藏来广州讲学,并带来一株菩提树,栽在该寺的祭坛上。唐仪凤元年(公元6....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5号

大小不同的苹果你想要哪个

一个人一生中最早受到的教育来自家庭,来自母亲。美国一位著名心理学家为了研究母亲对人一生的影响,在全美选出50位成功人士,同时又选出59名有犯罪记录的人,请他们谈谈母亲对他们的影响。 有两封回信给他的印象最深。一封来自白宫一位著名人士,一封来自监狱一名服刑的犯人。他们谈的都是同一件事:小时候母亲给他们分苹果。 来自监狱的犯人在信中写道: 小时候,有一天妈妈拿来几个苹果,红红绿绿,大小各不同。中....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5号

农历四月四日,是晋代高僧支遁圆寂纪念日。

农历四月四日,是晋代高僧支遁圆寂纪念日。 支遁(314~366),东晋高僧,陈留(今河南开封)人。俗家姓关,字道林,后从师改姓支,世称支道人、支道林。支遁家世事佛,早悟无常之理,隐于会稽余杭山中,专研《道行般若经》等般若系经典,二十五岁出家,后游京师建康,为当时名士所激赏。当时世人崇尚老庄,支遁每与当世名流王蒙、孙绰、许洵、殷浩、谢安、王羲之等畅谈庄子,言说数千,才藻惊绝,为时人所叹服。支遁形貌....

发布时间:2023年01月04号

  共7981页,到第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