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
愿天堂没有病痛
感谢你的亲人给我的父母送的大礼,祝你的亲人身体健康、生活幸福、一切都好!再次感谢!
“即使借用一把尺子,用完了也应该还回去,而不是让人家自己来领,更何况是遗体(骨灰)。”陈毅萍告诉记者,此事在筠连网友中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网友们呼吁遗体接收、处理、返还能有法可依,能更加人性化,尽量照顾遗体捐赠者家属的感受。
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红十字会了解到,目前四川尚未出台遗体捐献条例,对于使用后的遗体骨灰如何交接没有明确依据,“既没有规定接收单位送,也未规定家属自己去取。”省红会相关人员表示:如果杨家珊家属确实不方便自行领取,省红会可以协调一下,争取把骨灰送回她老家去。
红星新闻记者梳理了全国各省的遗体捐赠条例发现,对于遗体捐赠的善后事宜并无统一规定。上海遗体捐赠结束后,有火化的规定,但并没有“关于是否负责送回家,由哪个机构负责”等的规定。山东规定利用完毕的遗体,应当由接受单位整仪后负责送殡葬单位火化,并承担遗本的运输费、火化费等相关费用。
遗体捐赠善后能否更人性化?
根据杨正贵提供的遗体捐赠联系卡,红星新闻记者电话联系上了成都医学院李老师。李老师证实了杨正贵的说法,“家属随时可以来领取杨家珊的骨灰,但是没办法给他送回去。”
李老师告诉记者,目前我国没有针对遗体捐赠后续处理制定法律法规,一般是根据家属的意愿进行处理。李老师说,杨家珊的遗体用于医学教学活动,时间长达两年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2018年下半年,成都医学院根据登记表上的信息,联系上杨家海,其同意火化。
李老师表示,接收遗体的成都医学院是教学科研机构,不具备将骨灰送回筠连老家的能力。但是,如果家属不能及时领取,医学院可以临时保管。“杨家珊的弟弟、亲戚都在外地打工,他们返家经过成都时,可以顺道领取骨灰。”李老师说。
“杨家珊的遗体捐出已经三年了,当时说用完了给我送回来,好久送呢?”今年4月底,陈毅萍再次接到了杨正贵的求助电话。而此时,陈毅萍也正惦记着杨家珊的遗体捐出去是否已经“到期”。
“就在我这院坝里,有人当面给我承诺的:‘遗体用完了给你送回家来。’”杨正贵告诉记者,女儿遗体被拉走后,他一直惦记着“三年之期”。中间虽然也是十分想念女儿,但因为三年时间说得很清楚,因此他没有联系过任何人。陈毅萍也恍惚记得“有人说把遗体送回来,不是说火化。”
66岁的杨正贵没有文化,不识字,自认为很多情况“搞不清楚”,于是委托了一位在外打工的亲戚,打电话到成都医学院询问。得到的答复是杨家珊的遗体已经于2018年火化,骨灰暂时存放在成都医学院,家属随时可以自行前往领取。
“我一个农村老头子,一没有文化,二没有钱,成都医学院在哪里我都不知道,怎么自行领取?”杨正贵闻言后挺郁闷。杨家珊去世不久,小儿子杨家海外出打工,和父亲很久没有联系,留下的电话无法接通。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云岭是一座大山,半山一片坡地形成村落。杨正贵家在坡地最外侧的悬崖边上,单家独户,地势偏僻。杨正贵老伴多年前去世,女儿病逝、儿子远走,杨正贵独自守着房子。“一年365天没有外人走动,也没亲戚来耍。”杨正贵噙着泪说。
有人见杨正贵孤苦,给他弄来土狗作伴。三年来,杨正贵先后养过两条土狗,现在这条叫“狗儿”,是一年多前外出的村民,从一百多公里外的长宁县弄回来的。
“看哪样家哦?就是打个伴,有条狗在,家里多少有点声响。”狗成了杨正贵的“家人”,跟着他上山耕种、下山赶场,形影不离。记者在杨家采访时,房顶上突然出现一条蛇。有村民想把蛇弄下来,遭到杨正贵制止:“屋里有蛇,也是个伴儿。”
好在,杨正贵是贫困户,享受了国家相应的扶贫政策,生活尚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