浴血鏖战磨盘垴、英名千古在人间
浴血鏖战磨盘垴、英名千古在人间
123.175.189.* |
1楼 为了保卫抗战胜利果实,中央军委命令晋冀鲁豫军区坚决歼灭进入上党地区之敌,除去心腹之患。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遵照中央军委“针锋相对,寸土必争”的方针和关于彻底消灭进犯之敌的指示,针对史泽波所部孤军深入、守备分散的特点,决心以所属的太行、冀南、太岳军区部队及地方武装共3.1万余人,在解放区人民群众支援下,首先逐个夺取长治外围各城,吸引史泽波的主力从长治出援,力争在运动中予以歼灭,尔后收复长治。为了打好上党战役,晋冀鲁豫军区认真进行了战前准备,首先,将各军区在抗日战争时期组建的游击兵团编组成太行纵队、冀南纵队和太岳纵队,使之成为正规兵团,从而实行由游击战向运动战的转变。其次,在军民中广泛的进行政治动员。号召大家为保卫抗战胜利果实而战,并提出"打好上党战役,支援重庆谈判"的口号。部队知道毛泽东赴渝和蒋介石谈判,都为毛主席的安全担心。邓小平说:"上党战役打得越好,歼灭敌人越彻底,毛主席就越安全,在谈判桌上就越有力量。"再次,开展了战前练兵,各级地方政府还动员了5万民兵支前或参战。充分的战前准备,使部队士气高涨,求战心切,保证了前线的供给和后方的安全。 1945年9月3日,日军签字投降的日子里,决九团奉命从武乡赶赴襄垣城,黄定基团长和张向善主任(当时团里没有政委)参加了刘、邓首长召开的上党战役作战的动员大会。会后,在全团召开了连以上的干部会议,传达了刘、邓首长指示,及纵队、支队的要求。宣布决九团编入太行纵队第三支队,各营、连根据先党内后党外,先干部后战士的顺序,进行了传达动员。另外,决九团改编为三个营建制,参加上党战役,任命我(张裕龙)为二营营长,焦德华为教导员。当时,全团九个连队,1049人,装备很差,重武器全团只有八二迫击炮两门,重机枪三挺。但干部、战士经过八年艰苦的抗日战争的锻炼,政治质量好,具有较丰富的战斗经验。为了保卫抗战胜利果实,部队情绪高涨,决心与敌针锋相对,寸土必争,誓死彻底消灭进犯之敌。 9月9日下午1时,部队集合整队出发,赶赴上党平原。参加上党战役。 9月10日,战役正式发起。至19日,晋冀鲁豫军区部队连克5城,歼国民党军7000余人,使长治守军陷于孤立,迫使阎锡山调兵增援。9月20日起,晋冀鲁豫军区集中主力围攻长治,决九团随同主力攻克屯留县城后,进到长治西南地区集结,21日协同友邻担任由西南方向攻城的任务。全团战至24日攻占外围据点,将交通壕沿深到了长治城下,积极准备对长治城的总攻。等待前线指挥部发出总攻的命令,一股作气拿下长治城。 长治攻城战斗,战至9月24日,我军已攻占城关据点多处,各部队正要按命令规定,于9月24日晚开始攻城。我营各连按照战前分工,是从长治城西南角登城。全营做好了一切攻城的准备工作,决心不惜牺牲一切,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可是,由于敌情变化上级命令推迟了攻城。 这些日子秋雨连绵不断,9月27日,全团又召开了排以上干部会,由政委传达了刘、邓首长给各级军政首长的信,信件进一步阐明了战役的重要意义,并要求部队勇猛顽强,不怕牺牲去完成任务。命令明天(9月28日)晚8时攻城。28日下午16时部队冒着大雨集结完毕,做着攻城前的最后准备。突然,接到上级命令,我部今晚不攻长治城,北上屯留打援。 |
|
123.175.189.* |
2楼 敌情中通报“阎伪八十三军3个师约7000人,于9月27日到达沁州,其先头部队4个团,于9月28日12时已进抵新店(沁州东南35里);另一股约千人,9月28日晨尚在南里村(沁州西南20余里)一带,估计该敌将继续驰援长治被困之敌军。”根据敌情与地形的判断,刘邓首长下决心坚决于野战中歼灭敌人。明确了变化了的情况和任务,当夜,全团冒着大雨向西北出发。雨越下越大,天黑的不见五指,在电闪雷鸣中,部队所有成员都成了落汤鸡,不少同志在烂泥的道路上赤脚前进。然而,全团没有一个掉队战士。29日上午雨停了,部队经过屯留,下午3点到达胡家沟、秦家、师太岭一带集结。根据上级的命令,在黄团长的指挥下全团以三、二、一的战斗顺序沿山梁向西攻击前进,我所带的二营为二梯队。次日天亮到达与磨盘垴只有一沟相隔的地方,和盘踞在磨盘垴的敌人形成了对持局面。 在黄定基团长的召集下,团里召开了营以上的干部会。会上黄团长通报了敌情,部署了作战任务。这时敌人援兵7个师、2个炮兵团共计2万余人,进入解放区后沿途不断受到我地方武装的袭扰,进展十分迟缓。我解放区所有村庄都已坚壁清野,他们几乎找不到一个人、一斤粮。加上秋雨连绵,道路泥泞,步履艰难,士气低落,补给仓促。现已离开公路,徒涉漳河,企图通过磨盘垴、老爷山之间的大道走捷径,急援长治。原打算先头部队,只要通过两山的山凹,就可以抢占屯留。后续部队以两山为依托,还可以达到进退自如的境地。当敌刚过山凹就受到我军阻击,敌23军46师占领了磨盘垴,其余盘踞在了老爷山到榆林一线的窄小区域,企图在此稳住阵脚,再作它图。我军现已乘势将敌人合围。黄团长手指对面的磨盘垴,向大家下达了作战命令。根据太行纵队、支队的命令,我决九团的任务是主攻磨盘垴。任务艰巨,将是一场恶战,张向善政委再次要求各营、连做好战前动员,以不惜牺牲自己一切的决心来完成任务。 磨盘垴高1202米,是一层一层高丈八的梯田塄坎,从山下直达山顶,山顶主峰是一块一亩地大小的平地,形似磨盘。它和正西面的老爷山遥遥相对,构成两个制高点。阎军36师附炮兵一部沿磨盘垴地形从下到上构筑了防御工事,组成了一道一道的防线,密如蛛网。企图据险固守,持机向长治争援。看到敌人的嚣张气焰,战士们各个怒火万丈,决心拿下磨盘垴,严惩入侵之敌。我营四连连长夏成修(河北人)与指导员裴仙送(安邑人)代表全连呈递了决心书,请求担任主攻连。看到全体指战员这种激昂的战斗意志和坚定的战斗决心,我内心感到十分的兴奋和鼓舞。 10月3日,黄团长经过对地形的详细侦察,下达了当晚的作战命令,按三、二、一营战斗序列进行。三营八连从磨盘垴左翼方向,九连从磨盘垴右翼方向,同时发起总攻,七连为营二梯队。部队根据团长的意图调整了位置,配备了火力。当夜幕降临时部队到达前沿。随着发起总攻信号弹的升空,一场激烈的战斗打响了。 在团八二迫击炮、重机枪的掩护下,部队在三营营长孙福池(老红军)和教导员梁超的带领下,向磨盘垴发起了冲锋。九连冲在最前面,他们以整排整排的手榴弹开路,对敌塄坎上的火力进行着压制,突击队乘着烟雾,搭人梯,翻上塄坎,又用手榴弹开路,与敌人展开了白刃战,在夜幕下敌人重武器失去了作用,战士们就这样一股作气攻下几个塄坎,战领了敌人山炮阵地。敌人在我猛攻之下,伤亡惨重,纷纷溃败。12时我团三营攻占了磨盘垴。随后敌人以整营、整团的兵力展开了疯狂的反扑,我军一次一次将他们击退,磨盘垴成了一片火海。为了减少伤亡,补充弹药,团长命令三营回撤,由我和教导员焦德华带领二营组织第二次进攻。 |
|
123.175.189.* |
3楼 正当部队运动之时,敌人乘机猛烈的反扑。正面敌人整营整营的往下压,敌人在两侧集中了几十挺机枪向我们扫射,同时也切断了一营的退路。天色也要亮了,形势对我军十分不利,为了避免在阵地上和敌人拼消耗,求得在运动中消灭敌人,上级命令我们撤离阵地。二、三营先掩护一营后撤,二营掩护三营后撤。在三营后撤完毕,我突然发现黄定基团长抱着机枪向敌人扫射着,原三营的一个机枪射手牺牲在他的身边,我赶忙跑上前将他拉了下来,只见团长已打红了眼,这时敌机枪火力很猛,后撤之原路已完全被封锁。要从原路返回伤亡会很大,我指挥着剩余的战士,背起黄团长顺着山沟向下滑了下去,我们打了8年游击战,钻山沟还是有经验的。部队撤到离山顶不远的高地上,民兵送来了干粮和弹药,部队随即补充了些人员和弹药,做好了当晚继续攻击的准备。 这时敌人携带的给养早已吃光,被我们围在山上,没有吃的东西,也没有水喝,强取着当地尚没有收尽的玉米和山药蛋甚至豆子叶充饥,老爷山和磨盘垴之间的联系早被我军切断,而且老爷山的守敌在我太岳部队的攻击下也陷入了困境。 4日,夜幕降临。全团在黄团长、张主任的指挥下,开始了向磨盘垴的第三次进攻,一营为主攻部队,二营和三营为预备队。只见一营在营长张国斌和教导员丁毅民的指挥下,梯次配置交替向山顶步步进击,手榴弹开路,冲向敌阵,夺取了磨盘垴主峰。战斗中营长张国斌身负重伤,许多指战员负伤后仍与敌人在拼杀,手榴弹爆炸的火光把磨盘垴映的通红,山上的敌人因为太密集,遭到我军四面打击,伤亡很大,因为我们在塄坎下,毫无隐蔽之处,伤亡也不断加大。为了避免白天伤亡过多,5日拂晓部队主动撤回。 白天,我军与敌对持着。军区首长为了迅速消灭被围之敌,调集后续部队,白天开进,故意暴露目标,加速了敌人的恐慌和动摇。黄昏时分,黄团长在团指挥所观察到,敌人有全面逃跑的迹象。他一面用电话向上级汇报,一面集合部队追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