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将军在桃源帮助彭施涤先生办学
冯玉祥将军在桃源帮助彭施涤先生办学
作者:彭秀极
祖父在世时,曾和我多次谈到他在桃源办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时的艰难情况,并说冯玉祥将军帮助他解决困难的一个故事,感人至深,至今不忘。要记故事的经过,先从祖父办教育的简历谈起。
我祖父彭施涤先生号心荃、或写惺全(1871一1947)是我省创办近代教育的前辈之一?祖父是清末举人,后留学日本,加入同盟会,民国成立之后,1913年被选为国会众议院议员,尔后曾任湖南省自治筹备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政府委员等职,但他的主要精力则致于兴办教育方面。日本留学回国后,1906年与马君武、秋瑾、宋肯堂、姚宏业等在上海办中国公学,祖父任董事会董事兼学监,1908年回湖南任湖南高等实业学堂(即湖南大学前身)副监督(即副校长)、湖南优级师范学堂教务长、湖南西路师范学堂监督等职务,供职国会期间,曾在民国大学、北京大学任教,嗣因袁世凯恢复帝制,北洋军阀争权夺利,国会弃若敝屣,国事日非,先祖父愤极携眷回湘。回湘后仍致力发展教育事业,与同仁集资办兑泽中学、沅澧中学,祖父将自己储蓄三千元,分别投给两校,毫不吝惜。 1915年祖父由湖南省政府派任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校长,二女师设在桃源,又称桃源女师。祖父在这里任职六年,直到1921年才离开,由于祖父从事教育工作,受业于门下的知名者甚多,堪称济济多士,在湖南教育界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在祖父任职省第二女子师范学校期间,正值北洋军阀镇压了国民党的“二次革命”,北洋军阀势力已侵入湖南,湖南已成为南北要冲,屡遭兵变,民生水火。 1918年张敬尧为湖南督军,张系北洋军阀系统人物,莅湘后,与其爪牙专横跋扈,搜括民财,压制民主,阻挠护法军北伐,镇压学生工人的进步运动,对湖南教育破坏很大,我祖父在这样一个时期内办省二女师,实在困难重重,但我祖父迎难而上,决心要把这座提高女同胞文化知识的师范学校办好,为使学生有个实习工厂,完善师范学校的学制,又于1917年7月,建立了一所附属小学。这年秋天,常德县女子师范学校因经费困难,无法续继办下去,在我祖父的同意下,常德县女子师范的学生全部转入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入学学生陡然增加,教师、校舍、设备等都大大不够,这就更加加重了祖父办学的困难和压力。困难还不止此,这年的12月,省银行通知停发省二女师的经费,教育厅下文要学校自筹经费维持,停办亦可。在此严峻形势下,祖父咬紧牙关,东拼西凑,坚持把学校办下去。1918年,祖父秘密去广州,参加“非常国会”,选举孙中山为护法政府大元帅,趁此机会,向各界同情人士为省二女师募款,得到各方资助,学校得以勉强维持。1919年张敬尧仍盘踞湖南,湖南财源枯竭,学校经费仍无着落,学校面临山穷水尽,无法继续的地步,我祖父以坚强不屈的精神,百折不挠的办学意志,亲赴北京,以国会众议员的身分,向北京政府呼吁要求解决湖南省立第二女子师范的办学困难,此次幸好得到湘西著名政界人物熊希龄先生的帮忙,从湘西办实业款中拨出二千元光洋,使学校得以艰难的继续办下去。1919年古历腊月,因南北两军交战,相持辰溪、桃源之间,加之,上湘西地区发生匪乱,学校虽已放假,上湘西各县数十名女学生(包括四川酉阳数名女生在内),因道路不靖不敢回家,当然也得不到家里的经济接济,祖父为这些女学生安排留校开餐、居住、复习功课,眼看伙食经费无着,临近断炊,且年关在即,大家都很发愁,我祖父焦急万分,忧心如焚,他一再向桃源商会及街上商家东拉西借,奈何兵荒马乱年月,谁也无心解决学校的这个燃眉之急,往返多次,只借得几十串钱到手,真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祖父长吁短叹,一愁莫展,坐卧不宁。其时,我的祖母向熙祎也看到祖父的困难,她已想了个解决困难的办法,提醒我祖父说:“我的校长先生,你那样发愁,头发也愁白了,我倒有个好主意,你身上不是穿了一件从张家口市场买的皮衣吗?那是进口货,值几块光洋的,何不拿到外面当铺卖了,可拿得几十块回来,不是可以解决学生们吃饭的困难么?你可以找那件旧棉袄穿一穿,我已经给你补好了!”祖母的话,提醒了祖父,好象绝处逢生,祖父急忙脱下皮衣,拿到当铺去卖,得光洋三十,祖父乐呵呵,拿光洋回来,除安排好学生生活外,还与祖母商量办点年货,与女学生们过一个患难与共的穷年。女学生们听到校长卖皮衣的事,悲喜交集,女学生们容易动感情,一个个泪流满面,说不出是悲是喜。
原来前不久冯玉祥将军以北洋军第十六混成旅旅长及湘西镇守使的身分,驻军桃源县城,负责控制常德、澧县一带,年关将近,军事稍暇,偕夫人刘德珍女士漫步街头,欣赏当地年节准备情景,也想买点年货,当他到我祖父卖皮衣的那家当铺时,突然看到我祖父卖的那件皮衣,这进口皮衣,质量很高,引起冯将军的注意,当他问起皮衣的价格和这件皮衣的来历,铺老板对冯将军叹口气说:“这皮衣的卖主是举人校长哩(桃源人都这样称祖父)。这举人校长是永顺人,为办好女师,他吃尽了苦,现在留校学生伙食困难,无法过年,彭校长脱下身上的皮衣,自己穿件破棉袄,我们是不忍心买他的皮衣的,他又再三央求,只好买下了。”老板哽咽说不下去。冯将军早就知道祖父是湖南有名的办教育人,今天见此情景,更为感动,当下与夫人商量,掏出三十块光洋,赎回那件皮衣,并与夫人亲自到学校把皮衣祖父,给祖父说了很多出自内心的鼓励话。当他听祖父诉说办女师的艰难情况,他便以他和夫人的名义,把自己的存款一千元光洋,赠送给学校,作为省二女师办学的经费,这真是雪里送炭的及时雨,祖父感激万分。祖父赋性耿介,知道冯将军带兵清廉,官囊不丰,坚持写借条准备日后奉还。冯将军笑着说:“校长不必如此,你是教育家,你办学为国家培养有用的人才,为国效力;我是武人,我练兵打仗,也是为谋求国家富强,殊途同归,几块钱算是我们支持你办学的心意,赠送者,赠而不还也,还打借据做什么?”冯将军讲得直率有理,祖父只好代表全校师生,向冯旅长及其夫人表示万分的感谢。
省二女师门房(传达)刘老头,性情倔强固执,但忠于职守,有两件事做得好,得到校内外的赞扬,其一:女学生在学习时间,非特殊事件,一律不会外客,外客进校者,一律凭正式手续,谁也不准随意到校闯进闯出;其二,校门口前后附近,经常打扫得干干净净,任何人都不准在校门内外附近到处扔废物或随便大、小便。某日,刘老头在后门“巡察”,忽见冯部的一个青年士兵,背朝外身,朝内在后门墙角边小便,被刘老头看见。老头一气之下,打了士兵两个耳光,青年士兵被打,扭住老头,要拉到司令部坐禁闭,两人正在扭扭打打,不可开交,适有冯部两个下级军官过路,问明情况,喝住青年士兵,并向老头道歉而去。事后,祖父知道此事,批评刘老头不该随便动手打士兵,又为此事向冯玉祥将军道歉。冯将军听了哈哈大笑,并安慰祖父说:“老百姓出钱出粮养活官兵,官兵是老百姓的子弟,老百姓应该管教官兵,刘老头虽然动手打士兵,但他敢于管兵的精神是值得表扬的。况且你那个学校的秩序应该大家遵守维持,你想大家都不遵守学校的规矩,你能办好这个女子学校么?”随即叫来秘书,冯将军口述,秘书笔录,写下:“本旅长冯示:学校重地,军民人等不准滋扰,违者严惩。”然后盖上旅部大红印,祖父拿来贴在校门口,在冯军驻扎桃源之日,学校秩序井然。
过年后几天,冯将军请祖父到司令部赴宴,席间冯将军把他的军官,如团长张之江、营长宋哲元、韩复榘等都给祖父作了介绍,并给军官们介绍祖父是我国教育界的名人和办省二女师的精神,把祖父卖皮衣的事,也给大家讲了,入席时,他拉祖父坐首席,他开玩笑说:“‘天地国亲师’,只有你这个师,才有这个资格。”席间为祖父频频敬酒,祖父平常不善酒,这次冯将军至诚盛意难却,连干三杯,有些醉意了。席上,冯将军还劝勉在座的军官一定要搞好军民关系,要支持彭校长办好女师,严禁官兵随便出进女师,绝对不准发生官兵调戏女学生的事件,若有发生决不姑宽。冯将军还号召官兵一定要重视教育,尊重老师,教育是立国之本,老师是献身教育之人,不重视教育,不尊重老师,是误国误民的行为,冯将军在席上真知灼见,使我祖父和在座的军官都十分感动、佩服。
祖父年老之后,经常和我们后辈谈及他办教育的往事,总是要详谈到他在省女二师的一段艰苦历程和在他办学的为难之际得到冯将军慷慨资助的一段经历。冯玉祥将军为他赎回的那件皮衣,他一直珍藏着。他说:“一件皮衣能值几何,焕章先生的情义是千金难买的。”
为使先辈关心教育、热爱教育的事迹不至湮没,故将先祖父所讲的经过,回忆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来源:湖南文史第38辑
日期:199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