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为何大骂朱元璋是“流氓皇帝”
说是新年,也不见有什么“新气象”,只好翻“故纸堆”,谈谈“旧”。
有奇人奇事,方有奇文,这也是什么时候名人传记都不愁销路的缘故。
20世纪中国的名人不少,胡适自然要算一个,而且今年是他120年诞辰。
因此即使只读他某些日记,也会让人感到“很有意思”。
中国人的劣根性
1928年4月,大好春光,胡适应朋友之邀,带着他的儿子祖望与沈昆三、高梦旦、蒋竹庄几个朋友一连数天游览庐山,后来还根据日记写成《庐山游记》。
4月8日的日记中记他们在庐山上走到一“御碑亭”,发现亭内有碑,刻的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周颠仙人传》全文,内容当然是胡说八道,胡适气得说“此传真是那位‘流氓皇帝’欺骗世人的最下流的文章”,并由明人王世贞论此碑时所说的一句话“颠圣凡不足论,天意似欲为明主一表应征,以服众志耳”发了几句感慨:“这句话说尽明太祖的欺人心事。自明以来,上流社会则受朱熹的理学的支配,中下社会则受朱元璋的‘真命天子’的妖言的支配,二朱狼狈为奸,遂造成一个最不近人情的专制社会。”
中国几千年文化,发展到最后,不想竟落到“不近人情”的地步,真是情何以堪。而到了文革,直接不许讲人道不许讲人性了,你说这种“价值观”还如何能向全球推广?
读胡适,你会感觉到,他在对西方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回来再反观吾国吾民,对中华民族确实有很多不满。他在1928年4月4日的日记中说:“我们这个民族是个纯粹个人主义的民族,只能人自为战,人自为谋,而不能组织大规模的事业。”又说,“我们只配作‘小国寡民’的政治,而命运所趋却使我们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帝国!我们只配开豆腐店,而时势的需要却使我们不能不组织大公司!——这便是今日中国种种使人失望的事实的一个解释。”
而在这年6月15日3000多字的日记要结尾处又记了蔡元培先生的感叹(并在几天后给蔡的书信中再次提及):“蔡先生说,他不晓得社会这样复杂;他应付不了这样复杂的社会,干不下去了。”
1930年1月30日(农历正月初一),又是在日记要结尾处,胡适与洋人一起喝茶时,听“他们谈欧美的音乐戏剧,我竟毫不知情,惭愧的很。”紧接着又说,“我们真是个没有文化的国家,音乐美术全没有。我们士大夫阶级受的美术教育,具的美术知识,远不及欧美国家的一个七八岁的小孩子。”
1930年7月25日。新月书店开董事会。这个店当时托给两人管理,一萧克木,一谢汝明,可“他们两人便不能相容,谢攻萧最力,甚至捏造股东清查委员会名义,遍发信给往来户头,要搜求证据来毁萧。两个人便不能合作,此真是中国人之劣根性!”
可见,三十年后台湾出了柏杨,写出《丑陋的中国人》,并不稀奇。这是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感受。而胡适对中国有些传统文化的观点,坚持一生,并且可以说他就是早期的“柏杨”,不仅是台湾的,更是大陆的。其批判精神,与柏杨与鲁迅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