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归园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83571237
本馆由[ sdzdct ]创建于2013年02月17日

清明将至,想起了母亲

发布时间:2013-02-23 00:03:42      发布人: sdzdct
 

   清明将至,想起了母亲

2005年4月3下午

        真的是光阴荏苒,不觉母亲离开我已经十二周年了。昨天晚上,我正与朋友一起在常青树吃饭,浪漫温馨的装饰与情调恰似三月的春光,隐隐约约的背景音乐如恋人在耳旁轻声呢喃,我的心情非常愉快、放松,思绪随着和朋友聊天的话题天马行空、自由驰骋。突然电话响起,原来是二哥与我商量给母亲上坟的安排。扣上手机,倏忽一下我的心情就陷入了回忆往事的淡淡忧伤之中。

       因为昨晚迟睡,脑子里浮想联翩,一夜失眠,今天上午很晚才起来。草草吃点早餐,喝了中药(年后有些咳嗽),坐在笔记本前想把工作上的材料写完,周一党委要用的。可是精力却像散沙一盘怎么也集中不起来,脑子里一团乱粥。就这样傻傻过了半个小时,索性关上电脑,找出珍藏多年的母亲的录象、照片及遗物—— 一枚印章、一个信封和一把用来拔倒睫眼毛的小镊子,在这融融春色的中午时分触物伤情,想起母亲捱过的许许多多个冬日和我与母亲的故事......

       星转斗移十二载,我知道隔世两茫茫,就像参、商两星再也无法聚首了,但对母亲的思念却有如陈年佳酿愈加浓烈。

    母亲是南方人,生长在一个大户人家,姥爷姥姥开明,家道殷实,幼年和少女时代母亲衣食无忧,解放前上初中,算是个知识女性,过去当过老师,做过会计。她个子不高,体形瘦削,凹陷的双眼,慈祥的脸庞。自从17岁嫁给父亲居家北迁山东后,经历了一连串的政治运动,插队落户到农村,尤其是连续生养了我们兄弟秭妹八人后,身体变得越来越坏,她就像一棵大树被不断掏空,以至于还不到七十周岁就突然发病离开了这个世界,没有让我们在病床前多尽一天的孝道,就把无尽的忧伤、思念和遗憾留给了她一生深深疼爱的孩子们。

       除了像大多数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和疼爱孩子之外,母亲给我留下的最大财富就是心地善良、热心助人并笑对挫折永不言输。由于家庭的影响,身为淄博五中高才生的我没有实现我的大学梦想,而且在就业之后还做了一段的工人,从事最脏、累、危险的工作。每当我一身汗水、泥水疲惫不堪地回到家,往床上一歪什么都不想做的时候,母亲心疼得默默流泪,并给我做好可口的饭菜。在我那几年异常自卑、失意和彷徨的时候,母亲经常和我探讨人生,鼓励我勇敢面对生活,面对挫折,重新把书本拾起来,继续参加成人教育。1985年,国家建立了自学考试制度,我和小哥都同时报名参加了自学考试的学习。自学考试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学习难度很大,学习时间基本靠业余,监考异常严格,评分极其苛刻,差 0.5分是不会让你通过的,非常艰难。我同时报了两个专业,那三年几乎每天的夜晚我和小哥都在银灯之下孜孜苦读,虽然没有红袖添香,我们书中找乐,其乐融融。为让我们有时间学习,母亲不让我们干家务活,她拖着嬴弱的病体买菜、做饭、打扫,而且把她吃的鸡蛋、牛奶省下给我们。尤其到临考的那段日子,母亲跟着我们紧张得要命,做家务时小心翼翼不弄出一点声响,惟恐影响我们。有一次我早考试前的几个夜晚连续睡不好觉,急得唉声叹气,捣墙砸床,母亲已经睡了,又悉悉索索地穿上衣服起床给我找药,陪我净心,直到我安静睡去。自学考试的考场时常变换,上周村、到博山,去临淄,每当考试这天清晨,母亲总是早早起床,给我们做好早饭,还忘不了加上几个鸡蛋。当我跨出门槛与母亲告别时,她老人家把我送出大门,面含期望关怀的笑容说:一路顺风,一定成功!这两句话在我参加自学考试两个专业几十门功课三年时间中,不知听到过多少次。如今,我的眼前仍时时浮现那美丽、激动的一个个早晨。当我和小哥双双把三本毕业证书呈现给母亲的时候,她眼含泪水抑制不住喜悦连声说好、好。自那以后,我又一鼓作气参加了全省招干考试,并以单位第一、区市前茅的好成绩顺利过关。后来,我的人生遭遇了一系列重大变故:母亲去世,岳父和哥哥罹患癌症相继离开,家庭经济受妻哥影响濒于崩溃,最后难以阻挡地受其牵连婚姻解体,儿子幼小心灵承受巨大创伤。我自暴自弃过,我伤心迷惘过,即使如此我还是遵循母亲的生前教诲,拼尽力量学习了计算机本科及等级考试,考出了两个全国专业注册师证书,还参加了大量法律和房地产知识的培训.

         在清明节将要到来的时候,在漫天纸絮就要飞舞扶摇直上青天的时候,我想起您、怀念您、感谢您,并送去小儿子深深的祝福,相信您在蕊珠宫中有仙子相伴再也没有病痛的折磨,幸福欢乐的日子永远围绕着您,我的最最亲爱的人——母亲。同时,我还要请您保佑我克服一切困难,战胜所有阻碍,笑对挫折,迎接未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