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留取丹心照人间 --------忆二哥永兵
二哥永兵离开我们已一年多了,但是他对事业的奉献精神,至今使我们不能忘怀,回忆起来,历历在目。
二哥十分热爱自己的事业,他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自已的事业之中。用“废寝忘食”来形容他的工作精神,也许不算过份。他常常刚刚端上饭碗又因工作而匆匆搁下,有时带病工作通宵达旦。就是在病重住院期间,仍念叨着厂里的工作。正由于他以公仆姿态,忘我地奉献,他调江西横峰纺织器材厂工作期间,和班子其他成员一道带领职工,艰苦奋斗,终于将七十年代初期的厂房"干打垒",操作靠手工的工厂,建设成为厂房,设备,管理第一流的现代化工厂,连年被评为全囯先进单位,产品荣获国家银质奖.
二哥对待工作高标淮严要求,而对个人得失却从不计较.正当他在工厂大显身手的时候,为了荐贤任能,他辞去厂长职务,主动担任"栽刺"的厂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热情地挑起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担子.他在工厂工作十八年,厂里宽敞漂亮的宿舍楼一幢幢树起,他却一直住在不成套的低矮平房里;厂里每年都有招工指标,他从不利用职权占一个;他工资级别不高,家庭负担重,却两次推辞了调资晋级指标;多少次厂里要给他福利补助,一次次被他婉言谢絕;凭考试录用进厂工作的女儿按他的意思安排在工作最累的车间,女儿想换一个工种他坚决不同意。他一生想的就是如何奉献,走进他的家,不敢相信这是一个县级干部的家,一个青年干部的家,沒有电视,沒有沙发,沒有藤椅,只有一张老式木床和衣柜,一只袖珍收音机是他唯一的奢侈品,那还是我送给他收听广播大学课程用的。即便在病危之际,还不让使用贵重药品治疗。谁又能想到一个产品出口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年获国家奖的国营企业的主要领导却在死后留下了几百元的私人债务。
二哥对人至诚相待,宽厚友爱。他从不以地位、权势、贫富和感情的好恶取人,即使是对犯有錯误的同志,也总是热情帮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工厂有位职工的女儿瘫了腿,他毎次出差,都要为她求医问方。有位退休工人无儿无女,永兵象对待自己的父亲一样爱护他,百般照顾。有一年,他刚出生不久的小女儿患夏季热病,经常半夜哭闹,为了不影响隔壁邻居睡觉,他竟将女儿抱到一百多米外的兰球场哄哭。正因为他有一颗温暖诚挚的心,才赢得了广大职工的爱。难怪他住院期间,每天探望的人络绎不絕;难怪他死后有那么多干部工人和家属痛哭流涕。
二哥虽不曾读完高中,但他在工作实践中,刻苦好学,勤奋努力。他曾多次为中央、国务院有关部门会议及省、地有关会议写过不少文章和材料,中央、省级新闻单位也多次采用过他写的稿件。一九八四年全省“国庆三十五周年征文”他写的新闻报道获一等奖。他撰写的学术论文曽获省企业管理优秀论文二等奖。一九八四年他参加全囯企业厂长(经理)统考,以优良成绩获“合格厂长”证书。由于他孜孜不倦锲而不舍的努力,他的理论、写作能力都远远高过了他原有的学历水平,被吸收为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理事。
“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节即临,回想往年我们兄弟家人团聚一堂,是何等的欢乐。如今却是“遍插茱萸少一人”,心中悲痛万分。二哥正处不惑之年,他走得太早了。然而,他象蜡烛一样,虽然燃尽了自已,却照亮了事业和他人。他的精神正是我们要继承和发扬的。
作于1987年春节前二哥周年之际,原载1987年1月18曰“波阳报”,个别词句稍有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