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之父张培刚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095456927
本馆由[ jackson ]创建于2011年11月24日

张培刚为对外开放理论最早奠基者

发布时间:2011-11-24 08:51:09      发布人: jackson

  建国后,张培刚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长年与专业无缘,大好年华白白浪费。1952年,他被调离教学岗位,搞起了基建工作。10年动乱中,他被视为“反动学术权威”,被发落到偏远的农村放牛挑担,直到1978年才重返经济学界进行研究工作。

  “文革”结束后,张培刚在华中这所工科院校里开设了经济学专业,张培刚说,自己一直站了30多年,总算有一张凳子可以坐下歇歇脚了。他先后担任华中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部主任、教授,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1978年5月,张培刚被借调到中国社科院经济所,担任《政治学辞典》、《外国经济史》的主编。随后,他又成为第一批给国家领导主讲“外国经济学”的专 家,并与厉以宁合写了《宏观与微观经济学》,最早把西方经济学(即市场经济学)介绍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他通过著作和讲学,全面介绍了西方经济学、西方 管理科学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他把在抽屉下面藏了30年的英文手稿译成了中文,埋没了半个多世纪的这本书终于开始得到人们的认识。那时张培刚已将近70岁。

  当时,经济学家胡鞍刚定期要给政府部门编写国情报告,他在文章中就经常引用张培刚的理论。胡鞍钢说:“张培刚先生早在1949年写那本书的时候,就已经讨 论过这些问题,他当时讨论的是三大关系,实际上就是最早我们称之为对外开放的理论。就是农业国必须要参与全球化的过程,从全球化过程中和与工业国之间的交 往过程中,获得资金、技术及支持,应当说后来中国改革开放就是这样的一个理论,张培刚先生已经都做出了一些铺垫。”

  张培刚后被推选为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名誉会长、中美经济合作学术委员会中方主席等。1989年他写的《发展经济学往何处去》一文力挽狂澜,拯救发展经济学于垂危之际。那时学术界认为发展经济学走向衰落,张老不仅为发展经济学正名,而且扩大了发展经济学的研究范围。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