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均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5012252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8月11日

李景均-回国之旅

发布时间:2010-10-14 16:22:26      发布人: 孝行天下

时代背景

  1941年的中国,正在日寇的铁蹄下遭受蹂躏,李景均在美国对此无疑非常清楚。而携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妻子回国,显然是准备回国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

艰辛回国路

  这艘原本三周到达上海的邮轮,由于要避免遭受在太平洋水下游弋的日军潜艇的攻击而多次改变航向,辗转在爪哇岛补充给养之后又向上海开去。未到上海,就被转到一艘英国船上。而这艘英国船在开往上海的途中听说上海满街都是日本军人,担心船只被日军扣留,就转而往香港开去,结果辗转51天后在12月6日抵达九龙。12月8日,李景均和妻子用完早餐后听见了枪声,并惊讶地发现所有的商店都关门大吉——原来当天日本偷袭了珍珠港(香港和夏威夷有一天的时差),并几乎同时进攻香港。驻港英军节节败退。结果李景均和克拉拉被困在香港近两个月。由于他只带了旅行支票而无人愿意兑现,他们两人身无分文,十分窘迫,天天处于极度饥饿之中。57年后,李景均回忆起当时的困境时说:“如果你处于极度饥饿时,你不能做任何事情。你不能思考,就像一具行尸走肉。”

挚友相助

  就在这时,命运女神眷顾了李景均。他遇见了在康奈尔念书时认识的朋友。朋友给了他500元港币及一些大米。之后,李景均又认识了一个香港地下组织的人,帮助李景均夫妇徒步绕过日军,跋山涉水,千辛万苦到达广东惠阳,再从惠阳再乘船坐车抵达李景均一个哥哥所在的桂林。从九龙到桂林,花了整整38天。
  1942年6月,李景均的第一个孩子Jeff出生了,但出生后没几个小时,克拉拉就抱着婴儿为躲避日军的空袭而躲进了山洞。当时李景均的父亲在重庆,由于战时交通不便,李景均就在广西柳州郊外沙塘的广西大学农学院任职。在这里,李景均认识了两位分别对中国及世界遗传学都有影响的同道:刘祖洞和徐道觉。刘祖洞先生后来去美国密歇根大学学习动物学,1952年取得博士学位后翌年回国,在复旦任职,专长人类遗传学和医学遗传学。刘祖洞教授编写的《遗传学》教材是国内遗传学教材发行量最大、影响最广的教科书。刘先生在1956年青岛会议上旗帜鲜明,思路清晰,言辞犀利,令人印象深刻。若不是历场政治运动的耽误,刘先生必有骄人的学术贡献。刘祖洞先生于1998年辞世。
  徐道觉先生那时与李景均很熟。徐“好学不倦。他全身上下至少有8个口袋,上身有4个,裤子又有4个。每一个口袋都装有昆虫或其食物(在玻璃瓶子里)。”李景均称其为“会走路的实验室”。李景均当时断言:徐将来必成大器。果然,徐在1951年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获博士后,在博士后研究中创造性地把组织培养技术和低渗处理用于研究染色体,为创建遗传学的一门新分支——细胞遗传学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令人扼腕的是,尽管当时人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被错误地认为是48,且徐先生发现的技术为观测人体细胞的染色体提供了有力手段,但他还是与改正人染色体数目的机会失之交臂。令人欣慰的是,他此后又作出了许多出类拔萃的工作。由于其杰出贡献,他于1973年当选为美国细胞生物学会主席,2003年故世。
  1943年夏,李景均想去重庆看望其父,然后去成都赴迁至成都的母校南京金陵大学任教。但在去重庆的路上,李景均的小孩患痢疾,结果李景均一家赶紧坐火车回柳州看医生。不幸的是,Jeff在火车上死在李景均的怀抱中。Jeff不幸夭折,李景均夫妇俩的悲痛可想而知。之后,李景均在1948年及1955年再版的《群体遗传学导论》一书的扉页上都写明,书是纪念Jeff的.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