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戏曲评论家、原河南省艺术学校校长刘敏言先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49258987
本馆由[ 逝者安息 ]创建于2012年03月17日

文艺评论家刘敏言谈“圣诞节现象”

发布时间:2012-03-17 09:57:49      发布人: 逝者安息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脚步的加速,西方的节日也蜂拥而至。圣诞节、情人节、父亲节、母亲节……各式各样,花样百出。进入12月,被圣诞树、圣诞老人装扮的绿城郑州更是洋气十足,圣诞节的气氛一天比一天浓郁!针对风靡全球的“圣诞节现象”,记者请文艺评论家刘敏言谈谈他的看法。

  就中国人过西方洋节现象的深
层次原因,刘敏言分析说,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从大的背景来说,人类对艺术、对真善美的追求是相通的,西方先进、健康的文化也是人类共同创造、共同追求的。现阶段我们文化形态的多元化是文化观念、艺术理念转变的结果,西方节日进入中国是应该欢迎的。圣诞节、母亲节、父亲节都是符合中华民族习惯、民族心理的节日。从某些方面说,西方这些开放、有内涵的节日,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向亲人、朋友、爱人表达感情的机会。

  其次,从商业的层面去理解,中国的商家比过去聪明多了,节日文化是他们推销商品、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机遇,所以逢节必炒,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消费欲望。对他们来说,节日炒得越热越好。圣诞节现象是商业炒作的结果、市场化的行为。

  最后,从文化层面上来说,西方节日文化带有西方人文色彩、西方地域特色和内涵,中国人感觉很新鲜,这就给中国的民族文化打开了一扇窗口。如果没有西方文化的介入,不会有现阶段中国文化如此丰富多彩,世界文化交融是21世纪新的生活理念和艺术理念,是大势所趋。只要是健康、有利、不反动的文化,我们就可以汲取其精华来丰富自己的文化形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嘛。在文化上,我们要更加开放地去进行文化碰撞和交流,丰富人民群众多元化的需求,这是个好事,没必要为西方文化的进入担惊受怕!

  话锋一转,刘敏言接着说:“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我们国家自己的传统节日、革命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积淀,代表人民美好的愿望和民族精神,一定要固守阵地。西方的圣诞节不可能把我们的春节冲击掉,源远流长的历史根源决定了它在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传统节日决不可能被西方文化所吞食,这一点我坚信不移。外国人想把中国的民族节日端午节掠夺去,转化成自己的节日,完全不可能,这简直是民族的无知。”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