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作家木斧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45279400
本馆由[ kun ]创建于2020年03月15日

马及时:木斧依然锋利

发布时间:2022-03-09 19:31:19      发布人: 180*****502

马及时:木斧依然锋利

我的办公桌上摆着诗人木斧最新出版的诗集《瞳仁与光线》。我兴致勃勃地往下读。诗集前面部分珍贵的图片,以及后面的《疯孩》等诗,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图片部分使我看到了木斧老师厚积的文坛友谊和色彩斑斓的人生侧面,尤其是那张京剧《小丑》扮相,岂止叫人拍案叫绝?那张彩色照片,我想木斧老师该放大几尺挂在客厅里,或放大若干幅分赠友人珍藏——因为它在我眼里不但是木斧师艺术悟性的写照,也是木斧老师文化人格的一个独特版本。

《疯孩》我读了两遍。很容易地我就进入了那个灾难深重的年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心跳和脉搏。《疯孩》应和着时代的脉动,有血,有泪,有国人心灵深处井喷而出的呐喊!《疯孩》震动了那个时代的中国人,因为它蓄积了火山般的情感能量。至于为什么还能打动今天的读者,我想,就该是诗歌理论家、诗歌编辑和诗人们研讨的课题了。

一首《疯孩》,让我看见了青年木斧黄皮肤下流动着的爱国激情,也让我读

出了青年木斧才华横溢的思想。

木斧老师是我十分尊敬的老师之一。

天生内向的我不善交往,生人面前木讷的口才,更使我错过了许多良师,以致于在文学创作上一事无成,当然,主要还是天分和悟性不足。但是,我的这一超级内向的缺陷,却在木斧师面前荡然无存!原因是他竟然没有大诗人架子,话可以随便说,手可以随便握……于是,木斧师坐在我面前,就呈现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真实的距离。

看得出来,木斧师十分珍爱这本诗集。

应该说,《瞳仁与光线》不是诗人木斧诗集中的佼佼者,青年木斧的激情与才华在这本诗集中已显露衰老之势。不过我又想,七十多岁的激情,七十多岁的才华,在这本诗集中依然枝繁叶茂,不也令人惊讶么。

你听诗人反反复复地呼唤:楚呵,你在哪里?诗人笔下的《江南》:依然是淡淡的容妆/依然是浅浅的微笑/依然是缓缓的步调/在一重又一重小桥下栖身/在一株又一株垂柳下徜徉……”诗人梦中的诗人田野:你微笑着向我招手/身后是海……”

这样的诗行怎么会衰老呢?

诗人木斧像一辆巨大的高速奔驰的诗歌的列车,即或老了,即或快停靠了,那巨大的惯性留下的速度和冲击出的距离,依然会让那些大声呐喊着狂奔的诗的列车汗颜。

我常常这样认为:幽默感是一个人智慧和才华的象征。

《瞳仁与光线》中,许多幽默的诗行俯拾皆是,如:怯懦的人只看到穿裤子的冰川;如:还是叫我木斧吧/虽然老了,老成了朽木/不可雕,毋须雕/还是作为木制玩具/供小朋友玩乐吧;如:最复杂的性格最难塑造/仔细看,愈看愈耐看等等。

诗集《瞳仁与光线》中,除一前一后外,我认为第三辑《续书信集》最耐咀嚼。诗人木斧不光为一群诗坛大家画像,他是将友谊、人格、真诚、岁月和人生等诸多复杂的情愫,放在文学的砧铁上锻打,然后铸出了一幅幅回味苦涩而光芒闪烁的人物小素描。

每一首都言尽而意犹未尽。

请读这首怀白峡:两河照样在流/白航突然向我发出了信号:/两河两白只有两河一白/白峡走了,匆匆去了……”

快痛哭吧,老诗人们!这首无泪的小诗浸透了岁月沧桑的泪水呵!我在这首诗中看见了一个诗歌的时代。心为远去的岁月而隐隐作痛。毕竟,老一辈诗人们真诚地爱过,恨过,奋斗过,歌唱过;文学的虔诚像一片纯蓝的天空,至今还在一大群老诗人的记忆中照耀。

请再读这首《老师》:谁说老师一定要比学生老呢?/尽管我已步履维艰/老师正当年/我仍是桃李中的一员……”这是写给诗人李小雨的诗。木斧年纪比李小雨大多了,不了解的人,也许会对这首诗存疑。但我私下听木斧师多次讲起诗人李小雨,对她当诗歌编辑时的优秀事迹赞不绝口。我想,那远去的年月里,给《诗刊》投过稿的诗歌作者,恐都会有同感吧。

所以我觉得,颇耐咀嚼的《续书信集》,乃是挂在诗人木斧诗歌之树上最深沉的情感结晶。

掩卷沉思。跳荡的诗行撞击出的火花中,我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木斧依然锋利!

写这篇文章时,我一直想写这句话:诗人木斧才华横溢。但木斧是我的老师,若写了,又怕别人说我有吹捧之嫌;于是我又想将这篇文章的题目定为:当代唐伯虎。因为唐伯虎是大才子,通音律,善文章,诗书画琴棋样样精通;而诗人木斧除诗歌本行外,其余小说、散文、评论、童话、杂文、漫画皆成就不俗,而且戏剧表演风格独特,当然可以称才子了。所以我再三想用当代唐伯虎作这篇文章的题目。但转念又想:唐伯虎乃风流才子,木斧师诗文虽极具浪漫色彩,但肯定不好色,遂弃而另觅佳题。

学生评说老师的诗文,本来就力不从心,或胆战心惊,或直至胡言乱语,让人不堪卒读。好在木斧师无大文人架子,想来不会深究学生的浅薄吧?于是便在这里瞎说一通了。

补记

惊闻木斧老师辞世!在这样一个忧伤如野草一样,在窗外疯长的季节里,心,格外的悲痛。

木斧老师走了。

走了的木斧老师,依然在我的心中,以他独特的姿势站立着。

木斧老师特别爱到都江堰来,来与曾经年轻的我们,一起谈诗说文,一起笑,一起骂,一起怒火燃烧,一起老少不分!他的慈眉善目的憨笑,还有他的那些穿越岁月的诗歌,那些连茶杯也听得颤抖的京戏……

回忆总是饱含着泪水。

木斧师,你走好,走好,走好。疫情过后,你的学生马及时一定到你夏天爱邀蓉城诗友小坐的南桥河边,去放一只童年的纸船,让回忆与忧伤一起,逐水而去……

 

来源:成都职工文学(公众号)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