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吴天明从“人生”到“变脸”,厚重现实风转向温情
中国第四代导演代表、原西安电影制片厂厂长、国家一级导演吴天明因心梗在其北京的工作室去世,享年75岁。记者通过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长李少红了解到,吴天明的女儿昨日早上八点左右接到父亲身体不适的电话,但由于高峰交通拥堵,救护车未能及时赶到,因而错过最佳抢救时间。此外,李少红还透露吴天明的后事和追悼会依照吴家人的心愿,由西安电影制片厂和电影导演协会共同举办,具体时间还在确认中。
吴天明不仅曾执导过《人生》《老井》《变脸》等多部电影作品,也被公认为是张艺谋、黄建新、顾长卫等第五代导演的伯乐。他敢于直言、率真、幽默的性格,也给许多电影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他在圈中被称为“顽童”。
导演吴天明
从“人生”到“变脸”,厚重现实风转向温情
“我跟崔嵬学了很多,还记得有一次戏拍完,我们几个人在住的屋子下围棋。没想到崔嵬进来,一看到下围棋,砰一声把我们的棋盘踹了,他说“我最恨不用功的人”。从那以后我在摄制组绝不下棋不打扑克。”
吴天明算是大器晚成的导演,40岁才和滕文骥联合执导《生活的颤音》和《亲缘》,直到44岁才交出了独立执导影片《没有航标的河流》。在这之前,他在西安电影制片厂当过演员,也跟着老导演崔嵬(《小兵张嘎》《青春之歌》)学习了三年多,他曾表示,他的基本电影知识以及拍电影的许多规矩都是从崔嵬那里学来的。
《没有航标的河流》是其第一部引起关注的影片,在这部影片中他让男主角李纬穿上女人的长筒袜,在水面上露了一个疑似“假屁股”的镜头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其敢拍、敢说真话的名声也就此打下。
此后,他陆续推出了《人生》《老井》等个人风格浓厚的作品,成为了第四代电影导演的中坚力量。他的作品颇为厚重,所塑造的挣扎于大时代之中,“非英雄”式的人物均带着精神创伤,而电影中勾勒的苍凉西部同样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结构的一种反思。他关注农村题材,也曾说自己对拍农村戏很有自信,“我对城市的感情远远不如对农村深。当时读路遥的原著《人生》我激动得无法抑制”。上世纪90年代初他从西安电影制片厂辞职,到美国学习电影,虽然一度经济窘迫,但他还是坚持大量看片。1996年,回国后的吴天明交出了“学习成绩”《变脸》,影片再次引起关注,并为吴天明和演员朱旭分别带来东京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和最佳男演员奖殊荣。继《变脸》之后,到电影《非常爱情》、电视剧《黑脸》,吴天明开始从厚重现实主义向温情大众路线转变。
2012年,他执导了影片《百鸟朝凤》,影片讲述了一个吹唢呐人的故事,并在去年的金鸡百花电影节的开幕式上放映。吴天明当时调侃称“我拍的电影都不挣钱”,但他说自己坚持要讲述反映现实生活的故事,不想,这部影片也成为其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