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连俊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36932254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0年08月24日

叶连俊生平简介

发布时间:2010-08-24 11:31:08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叶连俊,号梅村,青少年时代是在济南渡过的,先后就读于济南鲁东中学、青岛铁路中学和济南齐鲁大学附属中学,1930 年进入济南第一高中。1933年,考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师从李四光、谢家荣、A.W.葛利普(Grabau)等。4年的专业训练和熏陶,养成他刻苦求知、勤于思考、踏实工作和严谨慎密的学风。1937年,考入实业部中央地质调查所。抗日战争爆发后,随调查 所到南京,开始了对祖国矿产资源的调查工作。先是对湖南湘潭锰矿,后又随黄汲清对水口山铅锌多金属矿做地质调查。不久,又随地质调查所西迁重庆。

  1939年夏,与朱森、吴景桢对四川龙门山区作深入的地质调查,当年秋,与李承三沿叙昆线北段进行地质调查,1940年对云南北部的泥盆系及地质构造问题作了报道。9月至次年6月两次穿越秦岭,对该区域的地质、构造和铁、煤矿产等写出详细的调查报告。1942年,与何春荪一起做六盘山区地质调查,1943 年获得“赵亚曾纪念奖”,1944年发表与关士聪合著的《甘肃中南部地质志》专著。1945年赴美进修,先是在美国联邦地质调查所学水文地质,后到美国垦务局丹佛实验中心参加在那里进行的三峡工程地质条件的实验研究。1947年底返回祖国,与同事们一道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工程地质研究室。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激发了叶连俊新的活力,为迅速恢复经济、摆脱贫穷落后而展开的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事业,给他提供了广阔的科学活动天地。50年来,他的科学活动领域非常广泛,不仅深入研究沉积学和沉积矿床学,而且还涉及构造地质学、地层学、海洋地质学和地球化学等诸多领域。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