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南苏姓迁徙
苏姓迁徙和演变 苍南苏姓以福建闽南北移入迁居多,北方南下为少。据当地《苍南苏氏族谱》记载,最早者为明永乐五年(1407)丁亥由福建漳州入迁灵溪家堡。大多在明嘉靖、万历年间,部分由清初入迁。然三者因年代久远,清初又遭“奉旨迁界”,致“氏族星散,世系鸿支又俱无考”,其梳理工作颇见其难。经《苍南苏姓通志》编委会调查考证,反复对照史志,基本理清入迁苍南苏姓始祖为缄、结二公派下,结公派下又分为有大、有仁、有烈、有鹃、有辉五个分支。
明嘉靖年间倭寇窜犯沿海,居民纷纷外逃,土地大片荒芜,至万历年间,平阳知县郭以隆等下令招垦,苏氏族人纷纷由闽南入迁苍南境内的有凤池湾旦、凤池徐桥头、枫脚、沪山周林、山南、渡龙宕顶、沿浦大姑营、埔坪甘岐、对务河口、黄檀马渡、观美桃湖等地。
清康熙十三年(1674),靖南王耿精忠于福建起兵叛乱,清兵入闽镇压,战争延续八年,人民苦难不堪。适值金乡迁海令撤销(蒲门尚未展界),本县沿海人口空虚。苏氏族人为避战乱,纷纷由闽南的安溪、南安、漳州、同安、龙溪和福鼎等地入迁苍南境内的有灵江江南苏、灵溪家堡、铁龙浃中堡、沿浦岭尾、望里宫西、凤池湾口、渔寮流源、大尖、埔坪龙头安、布袋汇、水门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