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木工程界著名专家吕志涛教授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23202418
本馆由[ 孝爱天使 ]创建于2017年01月14日

人物简介

发布时间:2017-01-14 10:34:00      发布人: 孝爱天使

吕志涛,1937年11月生,浙江新昌人,1961年夏从南京工学院(现名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五年制)毕业后,继续在校当研究生。研究方向是钢筋混凝土结构。1965年夏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从事混凝土结构的科研和教学工作。1986年6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可以招收博士研究生的导师;同月,被审批为东南大学教学。现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理事。全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编有《混凝土结构学》、《现代预应力混凝土工程实践与研究》(合编)等。译有《现代预应力混凝土设计》、《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手册》(合译)等。


1987年3月,获国家科委和国家人事部授予的“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称号,1988年11月,被中国土木工程学会评选为“优秀中青年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1989年11月,被评为“江苏省高等学校优秀研究生教师”,1990年12月,被国家教委和国家科委共同授予“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称号。1997年被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94年12月22日,被称为亚洲第一的“国门工程”首都北京西客站,举行隆重的主站房结构工程封顶仪式。仪式上,被安排在前排就座与北京市领导亲切交谈的建站功臣中,有一位年过半百的科学家显得格外激动;此刻,他倾注于主站房中的数百个日日夜夜的甘辛仿佛象电影一样从脑海里一一闪过。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预应力学科学术带头人——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吕志涛教授。


曾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项。荣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986)、“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1990)、“全国模范教师”(2001)和“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2000)等荣誉称号。


40余年来,吕院士为中国结构工程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完善了混凝土结构理论和计算方法,发展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体系和设计方法,设计和咨询过上百项预应力工程,如北京西客站、珠海海关大楼、珠海玻璃纤维厂及南京电视塔等结构工程。近10年,对加气轻质混凝土(ALC)板技术、预制预应力混凝土建筑(PPB)技术以及为高性能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RP)在我国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开展了创新研究。


迄今,已培养博士生63名,硕士生66名,国内访问学者13名。曾被西南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江苏大学等十多所高校聘为名誉教授或兼职教授。


我国土木工程界著名专家、教育家、预应力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吕志涛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17年1月11日19时45分在南京不幸逝世,享年80岁。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