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教育家吕型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20829109
本馆由[ fenghe ]创建于2012年07月18日

“教师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 吕型伟

发布时间:2012-07-18 11:00:59      发布人: 一米阳光
吕型伟回忆,他小时候很会玩,也很调皮,但老师对他都很好。他说:“一个人一辈子最大的幸运就是碰到好的老师,我幸运的不是碰到一位好老师,而是一群好老师。”如今他们多数都不在世了,但他清楚地记得他们每一位的名字和上学时发生的许多小故事。1990年,他获得了一个国际育儿奖,得了一笔奖金,他就在初中时期的母校建了一个石亭子,取名为师恩亭,怀念所有教育过他的老师。

  吕型伟对家乡对母校无限眷恋。从2000年起,他又决定从他自己不多的离休金中,每年抽出1万元,奖励新昌中学当年的优秀高中毕业生,并总是不顾年高体弱,回母校亲自为学生颁奖。

  吕型伟说,对教师而言,搞教育就意味着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

  他记得1955年的一天,他当时任校长,有个年轻人到办公室找他。他一看,原来是五年前的一个学生,吕型伟心里就格登一下:一定是他出事了!因为这个学生在校时非常调皮,老师们都拿他没办法,不只一次地建议开除他。后来吕型伟一忍再忍,这样一直到他毕业,也没开除他。但他毕业后,吕型伟一直担心他会干什么坏事。没想到他突然来了。吕型伟冷冷地说:“是你啊,什么事?”他说:“校长,我知道自己当时在学校实在是很坏,现在我要到一个边远的地方工作了,走之前,一定要来看看您,就是想告诉您,您的学生现在已经改好了,您就放心吧!”吕型伟听后眼泪都出来了,很感意外,同时也很感动。原来这个学生后来上了同济大学,已经毕业,要响应号召去支援边疆。这件事对吕型伟的触动很大。

  从此,吕型伟树立了一个信念:人是可以教育好的,学校不能轻易处分一个孩子。处分容易,给他一个机会难。我们的教育应该有力量把不好的学生教育过来,要有耐心,要宽容,要允许孩子犯错误。

  1996年,吕型伟到北京开会。他在北师大专家楼,心血来潮,想看看昔日弟子,于是试打电话给在京的一位学生。第二天,应着门铃声打开房门,吕型伟看到齐刷刷100多位过去的学生站在门口,向吕老师问好。时隔数十年,吕老师已不能全部叫出这些学生的名字,但当他拿起来访学生写下的名单时,一股暖流涌上心头。当年的幼苗已成材,这些学生成了部级干部、将军、工程师、教授、医生、编辑……他感到无比欣慰,从心里感到做教育工作很值得。

  从1986年开始,年近七十岁吕型伟又发起组织编写了一套《教育大辞典》。他动员了全国上千位教育界、理论界的权威,历时6年,编写出版3800万字共12卷的《教育大辞典》,填补了中国教育学上的空白。之后为求精益求精,他又用6年时间,对已出版的《教育大辞典》进行了补充和修正,编写了两大本合订本。中国辞书的权威高度评价说:“这是里程碑式的书籍。”

  作为一位九十高龄的老人,他确实把自己的全部都献给了中国的教育。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真正的人师,教师的楷模。——来自呼伦贝尔的一名教育工作者


    写信时间:2012/10/24 16:3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