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改则县纪委原副书记其梅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915777453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07日

其梅走好

发布时间:2012-09-07 09:35:21      发布人: 孝行天下

  尼玛石加第一次遇见其梅是在一次暴风雪中。那时,转场的牧民突遇暴风雪,被困在荒野上。刚任麻米乡党委书记的其梅得知这个消息,心急如焚,立即带着乡干部到处寻找失踪牧民。暴雪肆虐,车子行进十分困难,其梅便冒着零下30度的严寒,在茫茫雪原上徒步寻找。当其梅和尼玛石加一家相遇时,这家人正缩成一团冻得瑟瑟发抖,特别是他最小的女儿,眼看着就要冻死了。看到这样的情景,其梅二话不说脱下自己的外套、毛衣,用带着他体温的毛衣包住了小女孩,又把自己的外套披到她的身上,孩子的呼吸这才慢慢平和。这一刻,尼玛石加深深地记住了其梅。

  作为麻米乡党委书记,其梅在全面调查了解麻米乡牧民的生活时发现,该乡还有不少人生活十分贫困,于是,他要求乡干部每人定点联系1户生活困难群众,他自己的联系对象就定为远近闻名的贫困户尼玛石加一家。当时,尼玛石加一家7口人挤在一顶破旧的帐篷内,全部的财产就是36只羊,连转场驮物的大牲畜都没有一头。

  第一次到尼玛石加家里,其梅把帐蓬的里里外外全部看了一遍,轻声地问道:“大冬天,住在这里冷不冷?”尼玛石加的妻子鲁木措说:“我们还能忍,就是孩子们……”话还没有说完,她的眼泪就止不住掉了下来。其梅说:“我看你们夫妻年纪也不大,一定要学会吃苦。这样吧,你们自己打土坯,我帮你们买木料请工人,我们共同把房子建起来,好吗?”尼玛石加和妻子连连点头,不知该怎么感谢。

  此后,其梅多次专程赶来看房子筹建情况,有时是检查土坯打制情况,有时是雇车运送盖房木料,有时是组织牧民帮助盖房。来来回回,就连从车上卸木料,他都要亲自上阵,每次无论多晚,他都要把事情办得妥妥当当才回去。房子封顶那天,就是给帮助盖房的牧民结清劳务费的日子,其梅一大早就赶过来,认认真真地“验收”房子,把工钱一一发放到牧民手中。尼玛石加的孩子们在新房里欢呼跳跃,高兴地喊道:“我们也有房子住了。”

  等尼玛石加一家人从幸福中回过神来时,其梅已经走远了。没过几天,其梅又来了,这次他是雇了辆大车来的,车上有柜子、炉子、锅具、汽灯。其梅指挥着尼玛石加一家摆放,不一会儿,一个温馨的小屋布置出来了。看着鲁木措在新房里升炉子做饭,他高兴地说,这才有个过日子的样子。而这时,激动的尼玛石加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只是紧紧地握着其梅的手,满眼的感激。

  “你们还年轻,不能光靠国家,要学会自力更生。”在尼玛石加的新家里,其梅和尼玛石加夫妇谈了很久,其梅说:“我的妻子也没有工作,要说生活上没有困难那是骗人的,但我最自豪的是从来没有向组织伸过手。你们能做到吗?”

  “我们也想靠自己的双手改善生活,可是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朴实的尼玛石加道出了心里话。

  “只要你们肯吃苦,我一定会帮你们。”

  其梅说到做到,没过多久,他就通过自己的个人关系,在麻米乡附近的硼砂厂给尼玛石加找了一份工作。尼玛石加这一生还从来没有干过放牧以外的任何事,他对这份工作很珍惜,干得十分卖力,第一年就挣到了1万4千元钱。可是,由于对生活缺乏规划,这笔钱很快就被他们花掉了。其梅得知后想,这样没规划地过日子,永远过不上好日子。等到第二年结算工钱时,其梅帮着他们规划这笔钱的用法,留出一部分购买了大小牲畜。几年下来,尼玛石加家的大小牲畜达到350余头,每年都有畜产品可卖,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尼玛石加打工的硼砂厂离那木起村较远,他想买一辆摩托车代步,可一时又凑不到那么多钱,其梅得知后,为他付了一半的钱。又有一次,其梅到那木起村调研,正好碰上牧民转场,看到尼玛石加靠牲畜驮东西很不方便,心里很不好受。回去后,他拿出一家人省吃俭用省下的7500元钱,给尼玛石加一家添了个二手手扶拖拉机。当拖拉机开到家门口时,尼玛石加又一次掉下了眼泪。

  今年3月,得知其梅去世的消息后,尼玛石加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回到家里,一家大小都哭了。特别是得知其梅书记家境很困难,他去世后,全县干部职工为他捐钱的消息,尼玛石加更是心如刀割。他说,“其梅书记的家庭那么困难,还要帮我,让我怎么报答。”

  其梅去世后,悲伤的尼玛石加和妻子按照当地牧民为亲人办后事的习俗,为其梅树了一个经杆,挂上经幡每天都祈祷他一路走好。今年萨嘎达瓦宗教活动期间,尼玛石加的妻子去转神山,她特地把其梅的照片带在身上,放在神山脚下的一处白塔内。她用这种方式表示感谢和祈祷。

  认识其梅的人都知道,他对牧民有一种特殊的感情,他是把群众捧在心尖上,知冷知热,舍心、舍命把牧民当亲人的人,群众的每一点难处、苦处,都是他心中的痛,只要是牧民的事,他一刻都放不下。牲畜是牧民的命根子,遇到牧民走失牲畜的情况,他总是第一时间和牧民站在一起。有人说,作为乡里的一把手,不一定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但其梅不认同这个观点,他做事就是要亲力亲为,也正因为如此,他深受牧民爱戴。

  2010年夏季的一天,已调到县纪委工作的其梅到麻米乡茶措村调研。晚上返乡时,正赶上暴雨如注,车临尼玛夏米拉山。透过车窗,其梅看见有牧民冒着大雨往山上走,凭着多年在牧区工作经验,其梅知道一定是牧民走失了牲畜。他让司机把车子停下来,自己打开车门冲进瓢泼大雨中。原来,茶措村牧民扎久的300只羊在雨中走失了,看着扎久欲哭无泪的表情,其梅感同身受,叫上同车的人,和牧民一同上山寻找了近一个小时,却毫无结果。其梅想让更多的人来帮忙,可是山上没有手机信号,他只好沿着山路冒雨赶到乡里组织人员寻找。时任麻米乡党委书记的除多看到其梅时,他已是一身泥水,满脸疲惫。得到消息后,乡里立即组织10个人到尼玛夏米拉山上寻找,还及时把牧民牲畜的死亡、走失情况上报到各有关部门,保险公司及时作了理赔,最大限度地保护了牧民的利益。

  其梅任先遣乡乡长期间,有一年,该乡发生雪灾,导致海拔5300米处的巴热村曲库玛组的次热、巴啦两户牧民家的近100只牲畜走失。当时正值3月份,寒风刺骨,乡政府的车子又刚好不在。听到消息,其梅二话不说,雇了一辆当地百姓的小货车,驱车几十公里连夜赶往曲库玛组,并顾不上休息,立即和牧民一同上山寻找牲畜。等牧民找到牛羊,沉浸在喜悦中时,其梅和同事们默默地离开了。

  其梅的好脾气在牧民群众中有口皆碑,什么样的琐事都烦不到其梅。

  2005年,麻米乡热扎村的两个组之间发生草场纠纷,涉及12户家庭。热扎村距麻米乡80公里,海拔4500米,当时正值冬季,气温达到零下25度左右。接到村里发生草场纠纷的报告后,其梅说,草场纠纷的事一刻都耽误不得,搞不好就会发生械斗。说着立刻驱车前往。实地查看时,牧民们每个人都有话要对其梅说。有人说,人太多话太杂,派个代表说。其梅说,这样不行,让大家一个一个地说出想法,才能分析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大家七嘴八舌,说来说去,原来是划分草场时,群众没有理解清楚当时的划分原则,其梅便一个一个地耐心解释,等所有人都被说通时,时间已到了凌晨3点,小睡几个小时后,其梅带着村组长按照头天晚上确定的方案,实地打桩,消除了纠纷隐患。

  说到赌博,那是其梅最深恶痛绝的。改则县部分乡镇由于海拔高、条件艰苦,交通又不方便,干部职工业余生活单调,通常喜欢玩点麻将之类的,其梅对此十分反感。无论他在哪个乡工作,对干部职工提出的第一条要求,就是不允许赌博。即使他后来到县里工作,也忘不了这项要求,特别是到县纪委工作后,更加严格要求做好禁止干部职工赌博这项工作。2006年至2008年间,其梅工作过的先遣乡也发现有赌博行为,每次乡党委书记达娃到县里开会,其梅嘱咐最多的就是禁赌工作。2008年,先遣乡正式出台禁止赌博相关规定,烧毁了所有赌博工具,是目前阿里地区唯一明确规定禁止赌博的乡镇,成为远近闻名的“无赌乡”。

  在纪检监察战线,他是刚直不阿的“战士”,敢说真话,敢动真格,是大家公认的“包公”。在“小家”与“大家”、个人与国家之间,他的天平总倾向于后者,他是一生清廉、两袖清风的模范。他常说,我们教育别人清正廉洁,自己要以身作则,自己都做不到,就没有资格要求别人做到。认识他的人说:“他用一生书写了‘清正廉洁’四个大字。”

  其梅干纪检监察工作是半路出家,也正因为如此,他十分注重学习。他常说,做纪检监察工作可不像干别的活儿,一定要讲法律、讲纪律、讲程序,我们自己不懂法律,会闹出冤假错案。

  为了当好纪检干部,他远赴南京挂职学习,即使病倒在他乡,仍坚持学习不放松;为了让案子办得更规范,他两次到拉萨、多次到狮泉河镇参加培训。他的求知欲望,让年轻的干部们望尘莫及,他的书桌上,摆满了关于党风廉政、关于查办案件、关于纠正不正之风的书籍,一有空他就捧在手上。他不仅自己学习,还要求其他纪检干部学习,一周必须集中学习一次,有时单位只有两个人,他就把有关文件学习了,记好笔记,又传给另一个同志学习。

  “惩治腐败关键要预防腐败。尤其是县级纪检监察机关,工作重点就是预防腐败。我们要联系实际,出台廉政准则实施方案,从制度上预防腐败;要做好教育工作,从思想上预防腐败;要做好宣传工作,营造良好的预防腐败的氛围。”大会小会上,其梅总是不忘这样强调再三。他任监察局长后,规定每年科级以上干部至少要组织开展两次以上观看警示教育片活动,还以阿里地区发生的案例为教材,出台了干部职工七不准等规定。并围绕安居工程建设、教育“三包”经费、惠民政策落实等三大民生问题,广泛开展了监督检查工作。

  2010年,县纪委、监察局在正常监督检查中发现,物玛乡没有及时落实村干部的误工补贴。为了了解事情原委,其梅和时任纪委书记的石诺卓玛多次到物玛乡仔细查账本,一笔一笔地核对。白天看不完的,就抱回招待所晚上看。有人说:“干嘛要那么认真。”他说:“国家的钱必须每笔都用在刀刃上。”

  经过深入调查后发现,由于乡长责任意识不强,资金到位后没有及时兑现,而是挪作乡里其他经济事务所用。其梅认为,此举违反了相关政策规定,特别是触及了“惠民政策”这条高压线。本着“教育为主,治病救人”的原则,其梅严肃地对当事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限定时间要求兑现给村干部。在限定的时间到期后,其梅又分别找物玛乡8个村的村主任和村党支部书记,核实误工补贴兑现情况。其梅事后总结说,我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要处理人,而是要教育人,引导其他人清正廉洁,让惠农资金100%到位,真正惠及百姓。

  其梅任监察局长期间,改则县纪委只有5名在编干部,但常年在岗的也就是两三名,纪委有什么事,其梅都是主力。其梅出任改则县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的6年来,凡是经他查办的违纪案件,均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肯定,期间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20多万元,改则县连续5年被评为阿里地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

  在开展强基惠民活动时,各驻村工作队上报的项目,其梅总是亲自调查,精心审核,把每一个项目都放到全县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虑,使每一笔钱都用在了刀刃上。他对改则县每一项工程都了如指掌,从项目立项,直到竣工验收,他都要去好几次,甚至验收完了,他一有空还要回去看看。他经常告诫同事们“项目和活动资金是扶贫钱,是高压线,谁也不能乱碰。”

  去年,其梅被任命为改则县创先争优强基惠民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为了做好这份工作,他翻高山、涉深谷、过草原、访乡村,走遍了全县48个村(居)工作队驻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深刻分析活动开展形势,探讨今后开展活动的新路子,撰写了《改则县强基惠民活动亮点追踪》、《改则县开展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简述》、《改则县强基惠民活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多篇调研文章;组织制定出台了《改则县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村干部管理办法》、《改则县创先争优强基础惠民生活动驻村工作纪律》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促进了改则县强基惠民活动的深入开展。

  “做官容易做人难。”其梅常以这句话与年轻的同事们共勉。在生活中,他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纪检干部的楷模。在纪委办案多年,他拒绝一切请吃,拒绝一切礼品,从来没有跟当事人吃过一顿饭,没有拿过别人一分钱。乡里工作条件艰苦,下乡再孤独,他也从不参与赌博等活动。2002年,他任先遣乡乡长时,和乡干部达娃一起到拉萨采购乡政府办公材料,供应商说,不要发票可以便宜一点,其梅果断地回复:“不行,我不能助长偷税、漏税之风。”

  在其梅的内心,永远有着他对亲人最柔情的一角天空,但是,他从不让这片感情掺杂权力与地位的色彩,不让这片感情误导自己做出违背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其梅的妻子没有工作,两个孩子又小,一个月六七千元的工资,要养活七八口人,生活的确艰苦。

  其梅的妻子德庆原本是县人大的保洁员,为了全身心照顾其梅多病的妹妹,她毅然辞去了这份工作。为了减轻家里的生活负担,德庆尝试过卖饼子、卖油果,但收入都很少。这两年,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解决困难家庭的就业问题。为了得到一份公益性岗位,德庆没少跟其梅唠叨。但其梅总是那么一句话:“比我们困难的人很多,你就不要打这个主意,我是纪检干部,我怎么能带头坏了风气。”德庆十分不满,找到其梅的好朋友、县广电局局长才旺占堆诉苦:“我又不是让他走后门,如果我符合规定,你就帮我写个申请吧。”其梅知道后,十分严肃地对才旺占堆说:“这个事情你绝对不能办,这个名额我们不能占,比我们困难的家庭更需要它。”

  得知嫂子的情况,其梅在日土县工作的妹妹格桑德吉生气了,对其梅说:“你当过组织部长、人事局长,现在在县纪委大小也是个官,连个公益性岗位都办不了,真没本事。”其梅回答:“我是纪检干部,我教育别人这么做那么做,自己却伸手要公益性岗位,那不是说一套做一套吗?”

  “其梅是廉洁自律的典范,是一名优秀的纪检干部。”曾任改则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的石诺卓玛这样评价和她共事多年的其梅。

  其梅的家境十分困难,他的身体状况很糟,但外人很少知道这些,因为他总是以惊人的毅力忍受着来自各方面的困难。他是家里的顶梁柱,他对家人爱得深沉。面对困难,他给予的是勇敢;面对痛苦,他给予的是温暖;面对各式各样的诱惑,他从未让家人迷失方向。孩子们提到父亲,坚定地说:“我们为有这样的父亲而自豪。”

  今年3月7日,年仅49岁的其梅突然辞世。为了办其梅的后事,妻子德庆将家里仅有的一张银行卡交给县委办公室的尼玛次仁,请他帮忙把钱取出来。尼玛次仁急匆匆赶到银行,却被告知卡上只有不到2万元钱。尼玛次仁不相信,其梅参加工作近30年了,所有的积蓄怎么可能只有这么点钱?正当尼玛次仁疑惑不解时,银行工作人员又告诉他,其梅还有1万元贷款未还完,所以卡上的钱还不能全取。尼玛次仁的情绪当时就失控了,哭着喊道:“这是一个工作了近三十年的人一生的积蓄,现在正等着办后事用呢。”银行工作人员得知事情原委,这才同意取钱。

  经过这件事,很多人才知道,其梅一次次帮扶群众,前后花去六七万元,而他家却还欠着20余万元的房款。很多人被其梅高尚的品格深深感动了,自发向其梅的家属捐款。短短几天,改则县干部职工和驻村工作队为其梅捐款十万余元,人们以这种方式表达对一个党的好干部的崇敬。

  其梅是出了名的工作狂,即使回到家里,也是独自锁在里屋,写材料、看文件。但这个工作狂,深深地、默默地爱着家里的每个人,只不过他对家人的爱从不挂在嘴边。

  “我今年69岁,像我这把年纪的人,有儿子有女婿的人很多,但谁也比不上我的女婿其梅。”说这话的,是其梅的老岳父根敦群觉。其梅的岳父母原本生活在麻米乡果仓村,看着两位老人年纪越来越大,腿脚越来越不方便,其梅不忍心他们一直在高寒的牧区生活,就跟老两口说,“我自己的父母在世时,因为工作太忙,很少回家陪他们,没有机会孝敬他们。现在你们也老了,就搬到我们身边住吧,我们可以照顾你们,孝敬你们。”有人说,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可知道其梅家境的人,看到他把岳父母都请过来住,深感这个担子不轻。

  其梅的小妹妹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生活自理困难,妹妹的孩子也由其梅夫妇带在身边抚养。

  其梅的小姨子怀孕后身患重病,儿子出生后没法自己带。其梅对德庆说,你俩是亲姐妹,现在妹妹有困难,你想帮她带孩子就带吧,我支持你。就这样,孩子出生不久就由其梅夫妻俩抚养。现在,这个名叫贡觉的孩子已经10岁了,其梅视他如己出,十分疼爱,贡觉也管其梅叫“阿爸”。

  其梅一个月六七千元的工资,这么多项支出,就所剩无几了。可亲人有难,他总是尽力照顾。他的老岳父搬来没多久,就发现肝胆都有毛病,其梅就把他送到阿里地区医院治疗,并利用到地区开会学习的间隙,精心陪护老人。后来,他又把老人送到成都做了手术。此后,老岳父患上糖尿病,需要终身吃药,也都是其梅一直在给他买药吃。

  德庆和其梅相差8岁,其梅对德庆十分疼爱。出差在外,能买得起的最“贵”的衣服一定是给德庆的,他自己的衣服都是最廉价的地摊货。在开展基层建设年活动时,地区政协副主席洛加次仁到改则县古姆乡调研,其梅一路陪同。走热了,其梅就把外衣脱下,只见里面白色的毛背心两侧都已经磨破了,露出里面的衬衣。洛加次仁想说点什么,最终没能说出口。但其梅的忘年交尼玛次仁总是忍不住,他看到其梅的衣服没有一件是不褪色的,毛裤也是破烂不堪,就跟他开玩笑说:“领导干部要注意形象。”其梅打趣说,“我是老头子,我例外。”和其梅共事多年的洛加次仁说:“我和他共事这么多年,从来没见他穿过一件新衣服,一年四季都是个灰色的夹克衫。从来没见他到外面餐馆吃一顿饭。”

  清贫,不是共产党员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对于一个党的领导干部,这份清贫却让人们更加透彻地看到了其梅的心底。其梅从来不对外人说起他的困难,对他的生活状况,连她的妹妹们也知道得很少。有一次,其梅和大妹妹到拉萨照顾生病的小妹。有一天做饭时,妹妹格桑德吉择菜,把小白菜上的黄叶扔了一地。其梅从外面进来,一脸惊讶地说,你扔这么多菜干什么?格桑德吉说,这些菜都黄了,不能吃。其梅一脸不舍地说,你太浪费了,在我们家里这些都要吃。听到这话,格桑德吉鼻子发酸,眼泪差点掉下来,赶紧背过身去。也是在这段日子,其梅的手机丢了,他舍不得买贵重的手机,就到夜市买了一个300元钱的二手手机;他的鞋子开了一个大口子,格桑德吉好说歹说让他买了一双。180元钱的支出,让其梅心疼了好几天,老唠叨着说,这是我最贵的皮鞋了。说得格桑德吉心里更酸了。她说:“平时看到他什么都省,抽最便宜的烟,又舍不得在外面吃饭,有病在身也舍不得给自己增加营养,觉得活得太傻。去世后,知道他帮了那么多人,我才知道,其实我们一直不了解他。”

  由于常年在高海拔地区工作、生活,其梅一直身体不好,患有高原性心脏病、高血压、高血脂、风湿性关节炎等多种疾病。但他对自己的病情很少提起,直到他去世后,许多在他身边工作的人都不知道他有这么多的病,只有和他下过乡的同志才知道。他下乡时要随身携带一个药箱,箱子里装满了他随时要服用的各种药品。就是背着这个药箱,其梅走遍了改则县的山山水水。

  2008年,其梅突发急病被送到拉萨治疗。自治区人民医院的医生告诉其梅,再到高海拔地区工作,会有生命危险。即使不能长期在拉萨生活,至少也要在拉萨休养一阵。这个建议难倒了其梅。住在拉萨,每天的住宿费就是个不小的支出。其梅在拉萨的表哥建议他在拉萨买一幢房子,可其梅连几千块钱都拿不出来,上哪凑钱买房子?妹妹格桑德吉得知后,心疼大哥,自己贷款20万元,又从亲戚处借了10万元钱,为其梅买了房子,其梅才得以在拉萨安心住下来。

  如今,其梅走了,留给家人的是无限的思念。

  德庆至今仍清楚地记得其梅临走前几天的情景。3月4日,其梅感觉到身体不适,对德庆说,“我背部疼得厉害。”当夜他好不容易入睡,却在凌晨4点左右被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知道有机要文件要处理,他强忍疼痛,不顾妻子的反对,拖着沉重的脚步,坚持到办公室完成了工作;3月5日,德庆劝他去医院检查,他推说工作太忙没时间,并嘱咐妻子不要对别人讲他的身体情况。这一天,他拖着病体坚持参加了县里的相关会议,又在办公室修改了《2012年度改则县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核实了各驻村工作队上报的相关数据,并且准备好了第二天赴麻米乡调研的有关材料,直到第二天凌晨才回到家中。回家后,其梅告诉妻子,第二天要下乡。德庆很担心,让他别去了。其梅说,一直让他难受的背痛症状消失了,下个乡不会有事。说完,他还拿出血压计,给德庆和自己量了血压,测量结果显示两人血压均正常。平常,躺下去不久,德庆就得起来为其梅按摩背部,这一晚,其梅睡得特别踏实。等她醒来时,其梅坐在床上,脸色发青,德庆急忙起床为他倒了一杯水,刚喝下一口,其梅就倒在了德庆的怀里。

  其梅在时,沉默寡言,衣着朴实,总是远离热闹与喧嚣。他最大的爱好就是和牧民谈心,听他们的疾苦欢乐;他最大的乐趣,就是点一根烟,静静地在办公室看文件、写材料、思考问题。了解其梅的人说,其梅是清贫的,同时也是富有的,他拥有人世间最博大的胸怀、最丰富的情感、最高尚的精神境界。

  其梅走了,小小县城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无尽的忧伤弥漫在改则的上空,干部职工、牧民群众、驻村队员无不为失去这样的好干部伤心流泪。他们从四面八方赶到县城,只为送好人最后一程。在改则县,那段时间大家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其梅是个大好人。”

  其梅走了,他将生命化为阿里的红柳,融入阿里百姓的心中,赢得了人民的爱戴和崇敬。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nhdaw3wsyytrfyta23


    写信时间:2014/01/21 18: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