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我的精神财富
61年全国闹饥荒,生活非常困难。当时我2岁,母亲在八一子弟学校食堂工作。过节时部队给学校送来了猪肉,给子弟改善生活,母亲把她的那一份全给了我和哥哥,一下让我吃顶了,落下了毛病,只要一吃肥猪肉或者嗅到猪油的腥气味儿就会反胃、恶心呕吐。这个毛病直到我75年下乡之后才被校正过来。
母亲特别温和,从不打骂训斥孩子。记得我小时候有很多次的失误,却从来没有遭到母亲的训斥。记得我3岁的时候,有一次吃饭时,哥哥逗我,把我逗急了,顺手用勺子就把瓷碗给敲碎了,母亲只是批评了哥哥。我5岁的时候,一个冬天,母亲让我在2楼的阳台上看着一岁的三弟,母亲在屋里干活,三弟却翻过木围栏从瓦檐上滚落摔下楼,我大呼,母亲从屋里抢步下楼,抱起三弟,拍了好一阵三弟才哭出声来,我只记得三弟在哭,母亲也在哭。为此,母亲并没有训斥我。我5岁的时候和母亲去赶街,母亲买了一个草锅盖,让我拿着,结果在回家了路上不知怎么搞的就让我给弄丢了,母亲只是告诉我,以后要注意。我7岁的时候带着弟弟和伙伴们在院子玩人摇抽水机,把四弟的右手食指给压扁了,把我吓坏了,母亲听到哭声,冲到院子里抱起四弟就往医院跑,从医院回来,母亲也没有训斥我。母亲知道孩子犯了错,心里也挺难过的,所以不应该在孩子的心上再雪上加霜去责备孩子。
我的性格和习惯养成也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我很赞成“人的第一任老师是母亲”的说法,我有一位很优秀的第一任老师。我在第一任老师——母亲的夸奖中成长。4岁那年,我在二楼阳台上的柱子上用粉笔画了一个“ ”符号,高兴地喊:“妈妈——,妈妈——,快来看!”母亲看了后夸奖我:“呦,二小会写‘米’字了!”我人生认识的第一个字是“米”就是母亲不经意间教会了我。我上一年后,哥哥给爷爷、老爷或者爸爸写信的时候,母亲就让我也写上几句话,二年级后,有时还让我写全信,母亲说着,我就照着写,遇到不会写的字,母亲就教给我。我5岁的时候,母亲躺在病床上,哥哥上学去了,母亲就指挥我,点火生炉子,熬粥、煮荷包蛋和下挂面。我7岁那年,一次吃饭,我回碗盛饭时把揭开的锅盖习惯地翻过来放在一边,母亲看见后,当着全家表扬了我:“看,就二小把锅盖翻过来放!”我记得,自从有了弟弟以后,我就成了母亲的小帮手了,母亲缝被子、磨面、贴咯吱、压面条,我就在一旁负责照看弟弟。上街买东西,母亲背着弟弟,我就背着背篓跟随在母亲身边,把买的东西背回家。印象最深的是在丽江跟随母亲到狮子山脚下挖红土,我把红土背回家之后,母亲用水把红土浸泡起来,第二天参入头发屑之后活成泥,然后盘出炮楼一样的煤炉子。到煤场买煤,母亲在煤堆上在前边挖,我跟着在后面捡发亮的核桃大小的煤块(无烟煤),最后把煤背回家。在耿马,母亲带着我,一人背一个背篓,一人扛一把锄头到二里外的部队收过的地里去挖剩下的红薯。部队换房以后就每到一个地方,母亲就带领我和哥哥种地,吃过晚饭的第一件事就是下地干活,不是挖地就是除草,不是种菜就是浇水施肥。是母亲教会了我生活的知识,培养了我吃苦耐劳,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养成了自己的事自己做的生活作风。
我上学以后,每当晚饭后,我和哥哥就伏在桌子上在灯光下写作业,母亲总是坐在床上不停地缝缝补补。等我们写完作业之后,母亲就会给我们唠家常讲故事。“吃不穷,穿不穷,计划不周一辈子穷”,“人勤地不懒”,“人是没有累死的”就是母亲留给我的精神财富。
母亲是我人生的老师,给了我一生受用的能力和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