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英灵——嵇永强
新华网广西频道6月2日电 为了一位普通记者的生命,中央领导同志指示全力抢救,新华社总社领导办公室的电话铃声不绝,四川省省长率医疗专家火速赶赴现场,新华社广西分社办公室灯火彻夜通明。但是,这一切努力,都未能使死神却步。
5月17日,连续的高温使南国的邕城变得格外的燥热。晚上8时,新华社广西分社社长鲁炜依然像往常一样,正在办公室伏案工作。突然,电话急促地响起,鲁炜伸手拿起话筒。从电话的那头,传来了新华社领导的声音:国家质检总局有一辆执行公务的车,可能在广西出事了,希望分社立即派记者弄清情况,火速报告总社。
鲁炜的心即刻悬了起来,他迅速挂通了广西质检局局长倪龙生的电话,倪局长的答复令他感到庆幸:国家质检总局没有人在广西,也没有车来广西。他把这一重要情况速报总社后,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不一会,鲁炜办公室的电话再次响起,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在电话里告诉他,国家质检总局的车是在四川境内出事,而且广西分社的记者嵇永强就在这辆车上!放下电话,鲁炜的心像注了铅一样的沉重,他预感到此事已凶多吉少。果然,几分钟后总社又来电话:嵇永强已受伤,且伤势最重,生命垂危,现正在四川省遂宁市人民医院抢救!
嵇永强负伤后,中央领导胡锦涛、李岚清、吴邦国、吴仪、王忠禹等同志极为关心,指示要全力抢救嵇永强的生命。深夜,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丁关根在家里急切地用电话直接指挥抢救。
新华社社长田聪明、总编辑南振中守候在电话机旁,关注着抢救工作的进展。
四川省委书记周永康得知车祸的消息后,立即调动直升飞机,准备将伤员接到成都市医院救治,但由于遂宁不能夜间导航,直升机无法起降。省长张中伟、省委副书记席义方于是就率领华西医科大学的专家教授驱车200多公里赶赴现场。途中,专家不停地用手机指挥医务人员对嵇永强的抢救。
在南宁,新华社广西分社即召开紧急党组会,并决定马上派人赶往四川。社长鲁炜还打电话给广西医科大学,介绍了嵇永强的伤情,咨询抢救的办法和措施。
应该说,抢救是及时的。车祸发生后,正在附近检查工作的遂宁市委书记邓川、市政协主席丁富国,很快就到达现场组织抢救伤员。遂宁市人民医院派出的救护车,以最快速度将伤员接回医院,市长邓新民穿起白大褂坐镇手术室。医院调动了一切人员,动用了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好的药品投入抢救。
由于剧烈的撞击,嵇永强胸腔心脏主动脉后壁破裂,造成大出血。被送到医院时,他面色苍白,四肢冰凉,血压已到0/0。医生们立即施行开胸手术,从胸腔里引出2000多毫升积血和300克血块。晚上9时,嵇永强的纵隔胸膜裂伤处大量涌血,每分钟出血达300毫升,专家用手指压迫血管止血,并作了强有力的输血、输液,使其一度生命指针恢复,血压有所回升。但到晚上10时57分,情况又急转直下,嵇永强出现了心率变缓、心房室颤,2分钟后,心脏停止了跳动。尽管医护人员竭尽所能,但确实回天无力。嵇永强,以他36岁的英年,告别了他的亲友和同事,告别了他所热爱的事业和他所眷恋的生活!
一辆载着新闻采访团的“依维柯”小客车,从成都驶往遂宁,行至安岳县境内时,因强行超车,临危又处置不当,撞在迎面而来的大客车上,头破血流的同行们倒无事,身无外伤的嵇永强却踏上了不归路。
4月初,新华社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的整顿和清理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会议精神,决定从各分社抽调优秀记者,组成小分队到全国各地进行调查,为中央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嵇永强以其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被总社点名抽调。赴京前,他下企业、跑市场,积极作好采访前期的准备工作。到总社报到后,他又虚心听取编辑部对调研的意见,明确了调研的主题和方向。4月19日,他直奔陕西,一下飞机就马不停蹄地赶往采访对象所在地进行采访。晚上8时,他才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西安寻找住所。
在调研期间,嵇永强先后深入到陕西的西安市、三原县,河南的郑州市、台前县采访。他白天采访,晚上整理采访材料和拟定第二天的采访提纲,每天工作到深夜有时通宵达旦。4月30日,嵇永强同志完成了调研任务,回到了北京。
“5.1”,又是一个难得的长假,多少人携妻带子外出旅游,也有多少游离在外的人往回赶,享受家庭的温馨。嵇永强那年轻的妻子也是这样,她多么希望嵇永强能回到她的身边。嵇永强年迈的父母和兄弟都居住在北京,两位老人同样期待儿子回家团聚。然而,亲人们都失望了。嵇永强知道,他不能回家,也不能休息,必须抓紧时间工作。整个长假,嵇永强都在总社埋头地工作,写出了10篇很有价值的调查报告,整理出3万多字的调查材料。期间,他还兴奋地给分社领导打电话,说这次到外省采访收获很大,体会很深,对广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回来后准备大干一场,而且已经拟好了一批广西的题目,争取多为广西的经济建设献计献策。
在北京总结完后,嵇永强准备返回广西。这时,在四川省遂宁市发现一起价值上千万元的假冒葡萄酒案件,国家质检总局牵头组织中央主要新闻单位参与的记者采访团,前往四川调查。嵇永强得知后,向总社提出要求参加这次行动,他还给分社社长鲁炜打电话,请求准许。考虑到他连续在外奔波,实在太辛苦,鲁炜已经不忍心了。但是,嵇永强在电话里一再请求,并答应3天后就回来。
多好的同志!鲁炜的眼睛湿润了。
5月16日下午,嵇永强回父母家一趟,在家里只坐了一会儿,就急匆匆要走。老人已很久不见儿子了,他们依依不舍地将他送到大门外,看着独生子渐渐远去的身影,老人心里涌起一阵阵惆怅和酸楚。
回到总社,嵇永强又通宵不睡,忙着整理材料。第二天,他与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的同行们乘飞机飞往成都。新华社四川分社准备派车到机场接他,还准备派车派人陪同他到遂宁采访,但嵇永强动情地对四川分社的领导说:“谢谢了,我们一起来的,还是一起坐一个车走吧。这样既可以节约,又不显得特殊。”
飞抵成都后,他们和四川省新闻单位的记者汇合,与国家质检总局有关领导一共13人,坐上了四川省技术监督局的一辆“依维柯”小客车,朝着200公里以外的遂宁市驶去。
天,下着毛毛细雨,路,弯多坡陡。也许是司机年轻性急,一路上他把车开得很快。由于熬了个通宵,嵇 永强想在车上好好睡一下,以便到后就开展工作,因此,上车不久他就进入了梦乡。下午4时40分,“依维柯”行驶到内江市安岳县和乐至县交界处时,一辆汽车在前面悠哉悠哉地爬行,司机想超过去,他加大油门,强行超车。这时,迎面驶来了一辆大客车,情况变得十分复杂,司机临危处置不当,“依维柯”小客车像一匹挣脱缰绳的烈马,疯狂地向迎面驶来的大客车冲去。惨祸,在瞬间发生了!
嵇永强坐在司机的正后面,撞车时那巨大的惯性将他从座位上向前弹起,重重地撞在车内的一根铁柱上,而后又反弹回来。几十秒钟后,嵇永强醒来了,他发现自己身无血迹,没有外伤,只感觉有点胸闷,而同车的人个个都血流如注。一向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的嵇永强,赶紧去抢救同行们。但是,他没有料到,死神正悄悄地向他逼近!
马庆生悲痛地说,嵇永强同志为宣传广西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广西人民感谢他,怀念他,也将永远记住他!
嵇永强因公殉职的当晚,中央要新华社上报嵇永强的生平事迹,广西分社为此连夜组织人赶写。大家强忍悲痛,和着泪水,写下了嵇永强的生平事迹——
“嵇永强同志是北京市人,1990年以优异的成绩从中国新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新华社广西分社工作,1992年至1994年在西藏分社任记者……”
嵇永强1965年8月出生于北京市,父亲嵇德春是首钢设计院高级工程师,母亲李孔贤是首钢设计院文书,出生在这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的家庭,家庭的陶使嵇永强从小就勤奋好学,追求进步。1984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北京大学中文系,在最高学府的4年间,嵇永强一直担任班干部。1988年他从北大毕业,获得了文学学士学位。他不满足已经掌握的知识,同年又考入了中国新闻学院。1990年,他从新闻学院毕业,获得了第二学士学位。
嵇永强才华横溢,家又住在北京,留在京城工作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素有远大志向的嵇永强却不甘愿平凡,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广西。1992年,新华社分给广西分社一个援藏名额,嵇永强毅然走向了世界屋脊。在西藏工作的3年间,嵇永强克服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多次到边远地区采访,写出了一批反映西藏在改革开放中取得的成就和反映民族团结的新闻作品,给藏族人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同事们在嵇永强的生平事迹中写道:“他工作刻苦,勤奋好学,爱岗敬业……他多次冒着生命危险采写出重要新闻稿件……”
嵇永强工作起来是玩命的。他常常白天采访,晚上写稿,经常夜以继日工作,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10年来,他发了各类稿件千余篇,其中有50多篇获得各类好新闻奖,多次受到总社、分社的表彰和奖励。嵇永强因公殉职后,在清理他的遗物时,人们惊奇地发现,在他的手提电脑里储存着30多万字的调查材料,还有10多篇已写好待发的新闻稿件。
人们也清楚地记得,1996年夏天,柳州发生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嵇永强奉命赶去采访。当时,滔滔的洪水使柳州市区变成了一片汪洋,吃饭和饮水都发生了困难。嵇永强冒着随时都有可能被洪水卷走的危险,深入到受灾最得的地方去采访,靠着仅有的几瓶矿泉水,他连续战斗了几天几夜,写出了一篇篇反映柳州受灾情况的重要稿件,使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准确地掌握了柳州的灾情,在财力、物力上给予了有力的支持。洪水过后,柳州市市长特意找到嵇永强,动情地对他说:“柳州的父老乡亲感谢你!”
嵇永强的生平事迹中还写道:“他长期担任农村记者,足迹遍布了壮乡瑶寨,他和各族农民群众打成一片,采写了大量反映农民呼声和农民艰苦奋斗精神的作品,为广西扶贫工作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嵇永强同情和关心贫困地区的农民,在广西工作的10年间,他走遍了八桂大地,和农民群众广交朋友。有的农民到南宁来向他反映情况,他就把他们请到家里吃饭,在采访中,遇到生活贫困的农民,他从口袋掏出钱就给。他多次深入到广西最贫困的山区采访,写出了诸如《大石山扶贫调查》、《有数的钱该怎么花》等重要作品。他写的反映田阳县农民是如何破解增收难题的调查报告,透彻地分析了贫困农村的增收的有效途径,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受到自治区主要领导的高度评价。
嵇永强用手中的笔,为广西的扶贫工作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他因公殉职时,广西的扶贫功臣、广州市政协主席陈开枝专门发来唁电表示哀悼,他还回顾了他和嵇永强一道在广西百色老区调研时的情形,并高度赞扬了嵇永强敬业献身的精神。
嵇永强罹难后,许多人都为良才早逝而悲痛不已,唁电像雪花船地飞来。嵇永强的父母妻子更是肝肠寸断,悲痛欲绝!
丁关根同志在嵇永强因公殉职的次日作出重要批示,给予他很高的评价:“嵇永强同志热爱新闻事业,工作认真、严谨、扎实,勤奋好学,为人正直。他的不幸殉职使我们宣传战线失去了一位好同志。”
5月22日,嵇永强的骨灰从成都接回南宁,当天上午,自治区党委副书记马庆生、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琦就前往广西分社悼念。马庆生深情地握着嵇永强父亲的手,悲痛地说:“嵇永强同志为宣传广西的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广西人民感谢他,怀念他,也将永远记住他!”
是的,纯朴厚道的壮乡人民,将会永远铭记这位从首都来的使者——嵇永强!(完)(刘宗才)(据《广西政法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