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我的爱妻—小红片段(10-1)
纪念林平安 (Fredrick Buerklin)牧师逝世五周
我的好朋友林平安牧师在即将迎来他的八十三岁庆寿的前夕,于
我认识林平安牧师是一种偶然。1991那年我到德国进修,住在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市赫克斯特区(Hoechst bei Frankfurt am Main)。中国朋友王牧师(已经在1998年离世)托我带封信给林牧师。他住在德国的达姆斯达特市(Darmstadt)的郊区,两地大约有
同他们见面后,我给爱妻回报了我们的见面,那时我们每周都会通信,很感谢那时的电信没有现在这样发达,国际长途电话很贵,不是急事,不会花这样的钱,所以都是用书信汇报我的情况。我将同林牧师的见面的情况给她详细的讲了,她看信后也感到吃惊,在那样遥远的地方,竟然还有德国老外的江西老表,而且我们是老乡,他在宁都生活了十几年。但当时还不知道他的父母在宁都是和我的父亲是至交,如果这样算起,我同林牧师就是世交友情了。当然,这是后话。从那时起,爱妻进入了我同林牧师长达二十年的交往当中,他数次来江西,有时我出差在外,都是爱妻亲自接待,即是车夫,有时导游,还是厨子,总之,从南昌落地后到离地前的所有事务都是有爱妻打理,她就是我的全权代表。
几个月后的一个周末的早上,我带上地图(德国的地图比例尺很小,可以标到村庄,这是这个国家很小),倒腾了四趟车,将近中午时分,到达他村子附件的车站,他来接我了。德国的连公共汽车都有时刻表,车子行驶正常情况下不会晚点,所以我出来时告诉我们坐什么车几点钟到,如果没有意外,一般不会相差几分钟。这种时间安排值得我们中国人学习。他开车来到那里接我,大约几分钟就到了他的家里。他的家位于二楼,不是很大,但厅堂很大,当然就是他们夫妻两人住,是绰绰有余。这是因为他们做牧师,经常要换地方,有房子反而不方便迁徙,所以是租人家。
他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用的是中西合璧的做法,当然,大米饭是少不了的,知道江西老表爱吃辣椒,所以他们在中国书店买了辣椒酱。边吃边聊,我们相互了解了对方,尤其我了解了林牧师不仅仅出生在江西的清江县,而且一直生活到1950年,才离开中国。如果不是后来的变故,他会在中国呆上一辈子,在谈话中,他一直将他是江西老表,如数珍宝似的列出江西的县名,特别讲到宁都,临川和崇仁时,他那种流露的感情是自然的和真挚的,对江西的山山水水表现出很深的感情,这样我们的心灵距离自然就靠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