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法院的朱婷婷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95205015
本馆由[ 回家 ]创建于2014年05月22日

天堂的祥和无谓的纠纷,相信朱婷婷的初为法官最大的梦想

发布时间:2014-06-20 20:50:49      发布人: 回家

朱婷婷是扬州大学的硕士研究生,2011年8月考入张家港法院,担任法官助理,2013年3月任见习助理审判员至今。

民二庭副庭长施沈东是朱婷婷任见习助理审判员时的“师傅”。“很刻苦、很钻研、很负责任。”施沈东这样形容朱婷婷。在法院,每天的状态只有“忙”和“很忙”的区别,民二庭的传统是周六上午讨论案件,很忙的时候,讨论的时间被挪至晚上。讨论中的案件,哪怕一个资深法官也不一定会有成熟的意见,但朱婷婷不放弃任何一个疑问,她必须就这些案件找到法律依据,形成自己的思路和观点,哪怕这个案件并不是自己的案件。

法院有一个规定:见习助理审判员当年结案任务10件就够了,但朱婷婷到当年年底,出任见习助理审判员约9个月,结案80件以上,尤其是,她所在的民二庭处理的是复杂的公司案件。“每一个年轻法官的起跑线都是平等的,决定自己成长速度的是态度。”在施沈东看来,朱婷婷的成长速度几乎让人刮目相看,“她的判决书一上来就比较成熟。透过案件复杂的表象,直取本源。”施沈东对朱婷婷的预估是“1~2年就可以成为一个完全成熟的法官”。可惜,施沈东无法验证自己这个预估的准确性了。

施沈东曾经问过朱婷婷,为什么选择社会矛盾特别激烈的政法系统。“她还是喜欢这个职业。”施沈东告诉记者。

眼看着一位“很有前途的年轻法官”就这样离世,民二庭庭长朱琴娟真的痛心。“职业道德上,我给小朱打100分。业务素养上,我给她90分。”在民二庭这样一个专业性强,新问题层出不穷的法庭,朱琴娟认为,朱婷婷的确是一个可以思考专业问题的人。尤其是,她不徇私情、不妄裁判、保持中立,“对待当事人时,小朱的中立客观使她拥有一种特有的法官的特质,而且,她要求自己做到最高标准。”

朱琴娟发现,在讨论案件时,朱婷婷的观点总是最可靠的、理由最充分的。“她经常捧着一本书,我们找法条找不到的时候,她一下子就能找到,因为她在很多重要法条的书页上都做了标签。而且,她可以在一个复杂案件中,提出一个全新观点,把我们从一条死胡同带回柳暗花明。”而朱婷婷为人的落落大方和不矫揉造作,也让人对她印象深刻。

有一次在浙江出差,朱婷婷突发高烧,牙齿打颤,医生说这是一种感冒病菌变异的症状,她被收治入院抢救到凌晨。病情稳定后,她坚持要求完成保全任务,再回到张家港。那一次回来后,她甚至没为自己请一天假在家休息。保全是一个艰巨、繁琐甚至有一定危险性的工作,然而,每一次外出保全,她会让书记员小徐去问问其他审判员:有没有同一目的地的保全,一起弄一下吧。

和这件事一样让朱琴娟印象深刻的还有朱婷婷来去匆匆的身影。“小朱热情纯粹,充满激情,她想要的就只是做好一名法官而已。”而纯粹恰恰就应该是法官的本意。

朱婷婷走了,损失的不仅仅是民二庭,朱琴娟觉得朱婷婷是在整个法官队伍里陨落的一颗明星。

默默送一程

5月24日,为了参加朱婷婷的追悼会,江苏国之泰律师事务所的资深律师冯根华特意推迟了自己出差的日期。和冯根华一样自发前往追悼会的律师、法务工作者,有20多位。他们的出现让在场悼念的人都感觉意外。

这是这群律师对年轻法官朱婷婷的沉痛惋惜和由衷致敬。

冯根华第一次见到朱婷婷是在今年的3月份,“很意外,这么年轻!”从3月份到朱婷婷离去的5月底,认识朱婷婷的时间短暂,但留下的印象美好而深刻:“这个年轻法官不一样,很老练”。

水准专业、善于说理、面带微笑——冯根华这样概括朱婷婷的特点。“她处理案件的思路和方法、观点和意见是很正确的,符合法律规定的,这样一来就减少了对当事人的误导。而且,她追求的不仅仅是结案,而是案结事了,她善于分别站在双方当事人的角度,调解矛盾、彻底化解纠纷。”

冯根华告诉记者,朱婷婷曾经审理过他代理的这样一起股权转让纠纷,原告和被告本是朋友,因为利益发生纠纷。这起案件最终不会有赢家,朱婷婷和冯根华思路一样:建议协商。就这个案件,朱婷婷与原被告双方分别谈话了十几次,与冯根华电话沟通至少20余次。她的耐心、专业和细致打动了原被告,这起案件最终以调解告终。回忆到这里,冯根华说,朱婷婷脸上始终带着的微笑,她个人的亲和力,与当事人的平等对话,诠释了我们所希望的新法律人的形象。

东方法律服务所的陈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这样形容朱婷婷:“她可以不厌其烦地告知案件审理情况。”

在陈健处理的一起涉及小额贷款的案件中,被告当事人有8个。“送达”的一般程序是走EMS快递,如果快递无人接收,就进行公告,从开始送达到公告期结束,原告当事人至少得等3个月,而法院结案周期延长。但朱婷婷不是,快递寄出没人收,她亲自带着书记员去找人,“当今社会人员流动性很大,找到一个陌生人,尤其是一个可能正在躲避诉讼的人很不容易。”但是,这8个被告,朱婷婷全部送达完成,这不得不让陈健肃然起敬。

尽管身处一个内心浮躁的、底线浮动的社会,但是人们总是会被“真善美”触动情感的软肋。一个年轻法官可以得到的尊重,来自于她本人的追求。而朱婷婷价值追求的纯粹性,足以戳破法律的坚硬外壳,抵达一个普适领域,一个适合我们所有人去感知“真善美”的领域。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