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法院的朱婷婷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95205015
本馆由[ 回家 ]创建于2014年05月22日

有个小姑娘带走了我们对他的怀念,朱婷婷天堂走好

发布时间:2014-06-20 20:48:12      发布人: 回家

所有从她们办公室经过的人,只会看到两种模式的朱婷婷——不是在伏案写判决书或者查资料,就是在和律师或者当事人打电话。

和朱婷婷在2011年8月同批进入张家港市法院的卞干国,想起这个骤然离世的同事,最不忍心的是午饭这件事。“中午那一顿饭的事,真的走几步就到食堂了,但她就是会因为当事人的一个电话,或者一份比较急的判决书,拿几块饼干、一片面包对付过去。”卞干国总是想起朱婷婷微信里发的那些小面包、小饼干的图片,“今天午饭又是这个。”朱婷婷在微信里这样说。“但她一点都不是诉苦或者抱怨的意思。就好像我们年轻同事聚会,她一坐下来就喊:‘哎呀,案件怎么这么多啊!’她其实有种满足和充实的感觉在语气里,透露出来的完全是她对法官这份职业的热情!”

卞干国不轻易用“伟大”这个词语,但他的确由衷佩服朱婷婷的责任心。案件处理的第一个关键环节是送达,如果送达对象地址模糊,朱婷婷就亲自去送达。她把每一个案件都研究得很透彻,寻找最贴切的法条,开庭前不止一次仔细核实案件材料,希望对每一位当事人负责。她住在三兴镇,却从不推诿加班,2013年的12月份,她加了整整一个月的夜班。年轻同事办案时遇到疑问,一个电话打给她,她肯定要把涉及这个问题的法条找出来。作为一位办案仅仅1年零2个月的新法官,她结案127件。她还能把判决书写得“漂亮”——说理透彻,有理有据,“原告被告心服口服,甚至放弃上诉”。

在江苏省法官学院20天的全封闭培训中,卞干国记得,朱婷婷随身带去了案件和论文,白天上课,晚上写论文、写判决书。现在她离开了,留下了《股东代表诉讼制度若干问题研究》这个课题还没有完稿。

同事们都记得,朱婷婷总是笑眯眯的,一边脸颊凹出一个酒窝,“有种亲和力”。她手把手地教书记员小徐装订卷宗,或者就直接和小徐一起装订。书记员们有问题都喜欢咨询这位年轻女法官,因为她再忙都不会拒绝。当事人也愿意和朱婷婷沟通,因为她“没有架子”。

同事们知道,朱婷婷其实过得不容易。父亲患有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刚刚动过手术,都是朱婷婷这个独女在忙前忙后地照顾。她长期服用维生素B和一些营养品,来支撑自己虚弱的身体。但即便如此,她常常感冒。有一次,她偷偷告诉法院一位内勤,办案的压力确实很大,自己经常失眠。可这些话,她却没有跟任何一个同事讲。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