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母石福球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89422183
本馆由[ 水水 ]创建于2012年06月23日

忆母亲(上)

发布时间:2012-06-27 21:05:39      发布人: 水水
我母亲应该是贫苦人家出身。我外公是诸暨县城的郊区菜农,因劳累积成“黄胖病”,即现在的肝病,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1937年左右去世。我外婆是诸暨五泄那里的人,家中是老大。与我外公反差的是,外婆刚烈,外公较为温顺。我外公家,原非贫民,有一定家产,但其父亲去世后,孤儿寡母,很多家产都被别人(主要是堂兄叔伯)霸占去。田锲上署有外公的名字。我外婆以此为由,决心要讨回自己的家产,于是以一个农妇,到县衙告霸占田产的人。当时法官就说,你男人呢?我外婆也不含糊,谎称男人是哑巴,不能出面,法官想想也有道理,也就受理了。最后官司一直告到省城杭州,当时法官一看,田锲上明明白白写着原告的名字,当庭判决,将田产归还原告。但败诉方也是有势力的,他们感到羞辱的是,居然败给一个女人,因而花钱买通官员,我外婆结果仍然是两手空空,还花费了不少吃住行等费用。气的外婆吐血。外公伤心地说,我们搞不过他们的。解放后,他们把写着我外公名字的田锲还给我外婆,当然此时已没有多大用处了。
我外婆有一个小弟,也特别优秀,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代飞行员。这位小弟对大姐特别尊重,也特别亲近,我母亲说,她小娘舅一来,他们总有很多话可以说,而且在杭州笕桥航校读书期间不断有“航空信”寄给他大姐。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后,这位我外婆的小弟就再也没有信息了,应该死在抗日战场。日军进入诸暨前,有人提醒我外婆,赶快把那些“航空信”烧掉,因为日本人特别恨飞行员家属。可见当时我国飞行员虽然极少,但对日寇的威胁仍然很大。
我母亲性格上与外婆有点相似,也是个要强的人。日军占领诸暨时,我母亲也就11.12岁的样子,人又长的瘦小,但为了生活,帮助我外婆减轻家庭负担,做起了小贩。主要将一些吃的东西卖给火车站和火车上的旅客。日本人也有牌照制度,而我母亲做的是"无照经营",因而常常会受到日本宪兵和伪警察的殴打。后来通过亲戚领了牌照,但有一个条件,即必须搭售日本人要吃的一种糕点。这种糕点中国人不吃的,只有当日本军列停站时卖给日本兵,否则只有自己承受,因而这是一个损失,因为日本军列并非天天有,而这种糕点又不能较长时间保存。
        抗战胜利前夕,我外婆家住了三个“割稻客人”,也即打短工的年轻人。有一天,外婆家里来了一帮子特务警察,抓了一个“割稻客人”,但还有一个尚未回来,于是他们在村口布置,守株待兔。那个“割稻客人”并不知情,像往常一样回到我外婆家里,我母亲见到他,就对他说,人家说你们是“特务”,你赶紧走。那个人没有吭声翻转身就往回走,我母亲赶紧说,你不能从那里走,赶快从后门走。那人也听话,我母亲看着他翻下石阶消失在外面的稻田里。没有过多久,估计不超过10分分钟,那帮人再次冲进了我外婆家,把我外婆吊起来拷打,追问那个“割稻客人”的去向。还逼问我母亲,我母亲说没有看到。那个追问的警察恼羞成怒,打了我母亲。我母亲嘴也厉害,没有看到就没有看到。而我外婆确实不知道我母亲放跑那个人的事。拷问了半天,也没有结果,特务们也只好悻悻地回去了。后来我母亲说,我绝对不能承认,否则他们更不会饶我们。这一判断看来是非常正确的。解放后,那个人穿着军装,腰间别着带红布条的手枪,曾来过我外婆家,表示感谢,邻居们一眼你就认出,他是当年那个“割稻客人”,“特务”原来是红军。那个人还有书信给我外婆,书信信封还带着解放军标志。有一个亲戚提醒我外婆,共产党长不了,赶紧将书信烧掉。由于有前一次的保平安,我外婆竟然信了,真的把它给烧掉了。否则这是一个凭证,我母亲说不定还可以享受离休待遇呢?此后,就没有音讯了。
水水
2012.6.27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
  • 《忆母亲》为石福球二儿子魏均新所作。上篇内容的资料来源主要是其母亲生前所述,也得到其他长辈的证实,当不为虚。只可惜无文字记载。


    写信时间:2012/07/03 08: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