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5日清明节掖县西由盛氏祭祖文
2019年4月5日清明节掖县西由盛氏祭祖文
时维公元二零一九年四月五日(己亥三月初一),清明时节,万物复萌,掖京春深,族人相聚,共扫祖墓,窀穸迎祥,高天为蓬,大地为案,酒食果品,敬献尊前,点烛焚香,氤氲萦绕,爆竹声声, 大典钟鸣,恭跪礼拜,祭祖文曰:
岁在己亥,时值清明,盛氏子孙,邀聚掖县,
肃立墓前,祭奠祖先,慎终追远,虔敬祈愿。
列祖列宗,遗泽久远,念我盛氏,出世不凡,
昔周召公,封于盛地,以地为姓,延三千年;
盛铭王氏,推为始祖,原籍四川,成都东关,
明初迁莱,邑于掖县,西由居焉,六五百年。
筚路蓝缕,改地换天,愚公移山,开发龙泉,
自强祖后,今十八代,子嗣绵绵,族望人贤,
启祐后人,福荫千秋,祖德宗功,后世铭感。
高祖名远,西由耕田,勤诚善谦,乡里闻传,
三子携手,共建家园,他乡谋生,备尝时艰,
京城经商,劳碌少钱,闯荡关东,怒抗伪满,
几经辗转,苦度贫寒,新中国立,命运改变,
子女成才,生活美满,改革开放,小康梦园。
今掖祥地,根深叶茂,东北一支,合抱枝繁,
京城河北,挺拔伟岸,广东海外,华盖向天,
与时俱进,少长勤勉,各有树建,团结奉献。
告慰我祖:后世光宗,代代当担,子孙耀祖,
辈辈争先,扬我家风,薪火相传,任重道远。
泰山巍巍,家祚龙盘,黄河荡荡,世代平安!
祭礼告成,伏惟尚飨!
盛氏子孙全体 敬上
公元二零一九年四月五日清明节
注:
全文四言410字,韵脚:an;分六段:祭祖—颂祖—高祖—耀祖—慰祖—飨祖。
盛:源出于姬姓。周初,武王封文王之子于盛(今山东泰安南面华丰一带),建立盛国。春秋时被齐国灭掉,盛君的后人遂以国名为姓,即盛氏。另一支由奭姓所改,出自周代召公姬奭(shi)的子孙,他的奭姓后人在西汉时避汉元帝刘奭的名讳,改称盛氏(古代盛、奭同音)。
召Shào公:姓姬,名奭Shì;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宗室,周文王之子,与武王姬发、周公姬旦应属同辈,辅佐周王进行统治的相传有三公,即太师、太傅和太保。周成王时,“召公为保,周公为师”;召公是西周时与周公同等重要的开国人物,同周公一起护卫武王灭商。他也是西周参政时间最长、年龄最高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军事家和外交家。召公历经文王、武王、成王、康王四代,不仅策划参与了武王、成王时期的克商战争,营造洛邑,征伐东夷等重大历史事件,而且还多次巡行南国,布文王之教化,为开创和巩固周王朝800年基业,建立了卓著的功勋。
时维之维:语气词,无实意,用于句首或句中。王勃《滕王阁序》句“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有“时维”一词,也就是“时令正当……”通俗地讲,就是“时间是…。
窀穸 zhūnxī:墓穴(後漢書.卷五十七.劉陶傳:「死者悲於窀穸,生者戚於朝野。」)
氤氳yīn yūn: 烟气、烟云弥漫的样子”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唐· 张九龄《湖口望庐山瀑布泉》。
邑yì泛指一般城镇。大曰都,小曰邑。
筚路蓝缕 bì lù lán lǚ:筚路柴车,蓝缕破衣服。驾着柴车,穿着破衣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辛。
家祚 zuò:家运。
浩浩荡荡dàng dàng :语出自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浩浩荡荡;横无边涯。”
伏惟尚飨: "呜呼哀哉,伏维尚飨"旧时写奠草的格式,在结尾部分。祭文中结尾经常用这个词,大概意思是:伏惟:表示伏在地上想,下对上陈述时的表敬之辞:尚:希望的意思;飨xiǎng:泛指请人受用,祭祀的意思。
参加祭祖的子孙:
十六代孙:盛玉爽,盛玉生,盛玉坤,盛新生,盛新民,盛新廷,盛新耀,盛秀英,盛新利;
十七代孙:盛东亮,盛卫亮,盛茂全
2019.4.1 十五代孙 盛向君 编撰于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