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联星的光影人生
1935年初,战争形势稍有好转,瞿秋白调集三个剧团到雩都汇报工作、交流经验,并在元宵节举行一次会演。元宵节晚上,三个剧团都拿出自己的精彩节目。在树丛中搭起了一个小舞台,树枝上挂起了布条作布景,从总部借来了两盏透亮的汽灯挂在台口。演出开始,台上台下,你唱我和,非常热闹。观众人山人海挤在山坡上、树林里,总部的领导瞿秋白、陈毅、陈潭秋、何叔衡、项英、毛泽潭等同志都来了,他们和战士、群众站在一起看演出。晚会上,三个剧团的节目赛着演,演到了第二天清晨鸡鸣三遍时才结束。
火星剧团在这个晚会上演出的话剧《李宝莲》《女英雄》《牺牲》以及大鼓词《王大嫂》和舞蹈节目都受到热烈的欢迎。在这些节目中,母亲显示了多方面的才能,她既当导演,编排舞蹈节目;又当演员,主演了韩进创作的《牺牲》;还搞创作,写作了独幕剧《女英雄》和大鼓词《王大嫂》。第二天,瞿秋白同志主持会演评比,大家最后评定火星剧团为第一名。
母亲在中央苏区的三年,主要从事红色戏剧的开拓工作。作为演员,她创造了一些真实感人的艺术形象,为人们所称道。作为教员,高尔基戏剧学校培养出来的近千个学生里也凝聚着母亲的心血。作为苏区的戏剧骨干,她编写剧本,排戏,是一个多才的多面手。她把培养年轻人的全部热情与才华,贡献给革命文艺事业,并且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母亲为中国的电影和话剧事业的发展不辞辛劳地铺上一块块路石,这路石是平凡的,但这路石始终是热的,这路石连接着民族之心,连接着中国的以往,也连接着中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