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三大赤色明星”之一石联星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75980070
本馆由[ 天使在人间 ]创建于2012年11月23日

石联星回忆戏剧学院的日子

发布时间:2012-11-23 16:42:41      发布人: 天使在人间
     母亲常回忆高尔基戏剧学校学员的学习和生活:学员一天天地多起来,大部分是从中央苏区各个县挑选来的工农子弟,少数做过文艺宣传工作,还有从红军学校洗衣队选来的,年龄从十几岁到30多岁不等,文化程度大都很低。洗衣队来的都是女孩,大都是从一、二、三、四次反围剿中抢救出来的孤儿,她们有个特点,就是很懂事,对共产党,对红军很有感情,所以来到剧校学习都很努力。学员中有位江西兴国县女孩,16岁左右,唱起兴国山歌就像铜铃。她是中央苏区唱兴国山歌的名歌手,大家都喜爱听她的歌。还有江西娃娃郭的海,10岁多点就来到剧校学习了,演起活报剧来如鱼得水,在他身上充满新生、青春、希望和幸福。而丘兰是个令人疼爱的孩子,她来到剧校时也就是7岁多,她是红军打下龙岩时,从火里抢救出来的孤儿,她的父母被国民党烧死了。她来到剧校时身材瘦小脸儿黄黄,但苏维埃的土地发出芳香,蕴育着小生命健康的成长。她开始说话,开始认字,成为学员中最小的一个。当时孩子们成立了蓝衫团,演出形式主要是活报戏。有时也表演中国叠罗汉,最高处常常是小丘兰和小郭的海举着红旗在上面。
    在当时的苏区,各种物资十分缺乏,书籍与报纸更是异常珍贵,高尔基艺术学院积极推广的活报剧形式,及时地反映了当时的各种时事,形式活泼生动,布景又极其简单,便于巡回演出。这种形式对在红军中、群众中及时开展宣传鼓动工作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该剧团成立不久,在李伯剑的带领下,各个剧团的老师和小演员们到前方去巡回慰问演出达三个月之久,受到各军团指战员热烈欢迎。当剧团回到瑞金,那些小演员一个个晒得黝黑,精神抖擞,意气风发,满载而归,不但带回前线指战员勇敢杀敌的精神鼓舞了后方,还带回许多新的节目,不久做了个汇报演出,十分精彩。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