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保户大娘坚持给张宁海父母送菜
据张培伦介绍,宁海去世后,他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爱。每次从外地看病回来,街坊邻居们总会到他们家中看望一下,陪他们聊聊天,说说他们在外地的情况。亲戚朋友也会分批分班到家中陪他们,生怕他们发生意外。每逢节日,他们总能接到相关部门和领导的电话,一声声慰问让人心暖。其中最让他们感动的就是巷子口的闪老太太。
闪老太太是一位五保户,主要靠政府的救助为生。为了节省开支,老人在房前的空地上种了一些青菜。得知张宁海牺牲的消息后,老人有了一项重要的工作——每天到张宁海家门前转转,一旦发现张培伦夫妇从外地看病回来,老人就立即回到自己的“菜园”,拔一把大葱或小白菜,送到张培伦家中。 “大娘,我们怎么能要你的菜呢!”遭到张培伦夫妇的婉拒时,闪老太太总是一脸“怒意”,二话不说,放下青菜转身就走。 有一种温暖永远在心间
“爸爸、妈妈,最近在家吗?现在天气冷了,给你们买了一个足浴器,冬天多泡泡脚对身体好。直接送货过去的,请查收一下……你们当心身体哦!”打开手机中的一条短信,张培伦说,发信人是宁海救的18位“驴友”中的舒畅和廖贞贞,现在他们已喜结连理。自从张宁海牺牲后,他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收到他们发来的短信或打来的电话。
让张培伦夫妇感到欣慰的还有许若圣。张宁海牺牲后不久,他就给张培伦写来一封信,信中向张培伦夫妇表达了深深的歉意。看完信后,张培伦立即给他回了电话,希望他放下负担,振作起来,好好生活。 如今许若圣与张培伦夫妇的交流已经成了一种常态,而且他的问候大多来自手写的信件,“孩子的诚意让我们老两口感动”。 在一本名为“感恩”的纪念册上,记者看到了当年张宁海营救的18位“驴友”,他们笑靥如花,一脸阳光,有些已出国深造,有些已成为企业的“白领”。只看他们的照片,张培伦夫妇就能准确地喊出每个人的名字、学习什么专业,但让他们感到遗憾的是,至今,有些孩子没有给他们打过一个电话,发过一条短信。 说到这里,张培伦强调,他们夫妇并没有责怪的意思,只是想知道这些孩子现在过得好不好,心里还有没有负担。 有些事情还需向社会说明
据张培伦介绍,张宁海牺牲后,有媒体报道:获救学生愿捐款200万元,为张宁海亲属设立一个基金,如资金充足还可作为今后黄山救援人员的伤亡补助基金。
事实上,这只是被救学生的一个建议,根据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目前还不太现实,只能算是未来的长远目标。但这个报道在社会上产生了误解,很多人认为,这笔钱已经到了张培伦夫妇手中,并引发了一些让人难以理解的事情。 张宁海牺牲后不久,邻居家发生一起入室盗窃案。于是,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纷纷传言:张宁海父母家被盗200万元。张培伦说,此事给他们带来的伤害,久久难以平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