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树人将军和他的夫人张宝真夫唱妇随50年
姚树人将军一生未离开祖国,却对英、德、俄、法、日五国语言十分精通。
姚树人读中学时,当时的天津是日占区,他被迫学习了日语。考上北洋大学后,教学全部用英文,他坚持用英文做笔记,坚决不用汉字,久而久之,英语就练好了。大二时,他选修德语,德国老师用英文讲授德语,如此,他既学会德语又加强了英语。
1950年,21岁的姚树人参军于海军工程大学的前身——大连海军学校。由于当时身边仅仅只有俄语文献资料,又找不到翻译人员,他只好突击学俄语。因有德语和英语的底子,他很快便发现了几种语言的共通之处,两个月后,他就能独自将俄文教材翻译成中文,顺利地进行教学。
姚老流利的英语还震倒过一位美国将军。
1988年,美军海军训练司令桑曼中将应邀访华,位于武汉的海军工程学院是其中一站。
迎接晚宴上,时任海工院长的姚树人将军直接用英语和桑曼聊起天来。次日,桑曼参观海军工程学院时已是刮目相看,姚将军仍全程陪同。在教学大楼里,桑曼走进一间自习室,看着学生们进行复杂的数学运算,桑曼钦佩不已。他走上讲台,礼貌的征求同意后,对学生们道:“你们非常幸运的来到这里学习,这所学校有非常高的水准,我相信你们会成功。”桑曼说一句,姚树人翻译一句,美军中将的讲话引来学生们热烈的掌声,而这段插曲事先并不在中将的行程安排之中。
后来,姚将军才知道,桑曼访华时并未重视武汉这所院校。他根本没有想到,这样一所军事院校的院长竟能脱口说出流利的英语。
桑曼中将回国后,点名邀请姚将军访问美国。由于种种原因,此次访问最终未能成行。十多年后的今天,对当年的每一句话,姚将军仍记忆深刻。
夫唱妇随50年
姚树人将军和他的夫人张宝真教授既是大学同学,也是海军工程大学的亲密战友,两人的结合真可谓奇缘。
1947年,姚树人在天津,张宝真生长在北平。高中毕业两人不约而同报考清华大学,考试当天,他们先后走进同一个考场。最后,姚树人考到了北洋大学(天津大学前身)。而张宝真则考到北洋平部(北洋大学的北平分校),但没过多久,分校便搬回天津,两人就这么阴差阳错的又合到一个班上。
两人大学时都是学生干部,又分到一个小组里。缘分让两人互生情愫,大三时,他们确定了恋爱关系。1950年,正值抗美援朝时期,姚将军和张教授响应国家号召,携手参加了人民海军。
原海军工程学院搬到武汉后,张宝真教授和姚树人同在一个研究组。1956年,姚树人考取中科院研究生,并秘密参与“两弹一星”研究。姚树人当时的教学任务全部交给了张宝真。为此,朋友们多年后笑道,张宝真不止是个贤内助,还是个“贤外助”。
1960年姚树人回到学校,继续进行固体火箭燃料的研究。这是绝密,他对妻子只字不提,直到1980年,火箭的一些技术解密后,妻子张宝真这才知道,丈夫那几年参加了国家最尖端的“两弹一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