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全国政协常委、民族和宗教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巴图巴根同志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45948438
本馆由[ 逝者安息 ]创建于2012年09月11日

《难忘的岁月》序

发布时间:2012-12-17 23:03:27      发布人: 逝者安息
 

巴图巴根同志是组建巴彦淖尔盟后的第一任盟委书记,在巴盟工作近20年,是巴盟资格最老的领导之一。他勤政简朴,恪尽职守,工作作风扎实深入,殚精竭虑,兢兢业业,为巴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1955年初,巴图巴根同志受党派遣,从内蒙古东部区调任中共甘肃省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工委任第二书记,经一年艰苦工作,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于19564月使自治州顺利划归内蒙古自治区,提前完成党中央交付的逐步实现东西蒙统一的内蒙古自治区的神圣使命。巴图巴根同志与盟委全体同志,主动团结民族上层,着力培养当地干部,放手发动群众,在牧区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中,使内蒙古最西部的盟,紧跟全国、全区的发展步伐,实现历史性跨越。

1958年,当国家国防尖端科研事业需要支援时,巴图巴根再次受命,受党的委任,奔波于额济纳王爷,基层干部和牧民之间,晓以大义,耐心说服动员,腾出成千上万亩优良草场,为我国的原子弹、导弹发射基地建设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时按中央和内蒙古党委要求,在巴图巴根同志直接参与和领导下,完成了巴盟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行政区划调整,顺利实现了巴盟与河套行政区的并撤工作。

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巴图巴根同志从实际出发,趋利避害,使巴盟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进展,奠定了巴盟经济发展的基础。他率领全盟广大党员、干部和各族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造成的三年困难,稳步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使巴盟经济得到了比较顺利的恢复和发展。并顾全大局,动员全盟人民发扬风格,在最困难的时候,调出大批粮食无私地支援了首都、首府和包头钢铁基地建设。在反右、“四清”社会主义教育、整风整社等一系列关系巴盟国计民生大局的重大政治运动中,他结合巴盟实际,始终坚持“任何运动的目的都是为了促进生产,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信念,严格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保护人民群众,保障了社会稳定,增强了各族干部、人民群众的团结,使经济建设少受大的冲击。

巴图巴根同志担任盟委领导期间,足迹踏遍巴盟的山山水水。在广袤的戈壁草原、牧民的蒙古包里,在辽阔的河套大地、农民劳动的田间地头,他同广大农牧民促膝交谈,问寒问暖;在千里边防、抗灾第一线,有他慰问子弟兵的身影。茫茫的风雪中,他曾登门造访,为陷入困境的农牧民送去党的温暖与关怀;抢收抢种的大忙季节,他挥汗如雨,与社员坚持“同吃、同住、同劳动”。除夕夜,他为坚守岗位的“四清”工作队员掌勺炒菜;年初一,他率机关干部送肥到田,他用自己坐的汽车送患病的社员住院治疗,他在牧场和牧民共同总结“百母百仔”的经验……。他用自身的言行架起党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桥梁。盟委制定的发展农业、畜牧业、林业、水利及工业、科教文卫事业的规划蓝图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其中,建设河套商品粮基地、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的规划在改革开放年代得以实现;改善黄河灌域排水条件、造林种草、治理沙漠等项措施,至今仍为巴盟生态农业借鉴实施。可以说,巴图巴根同志是巴盟大农业战略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

“文革”开始,巴图巴根同志横遭揪斗、批判、隔离、殴打、上刑,饱受精神和肉体摧残达7年之久。期间,从盟委书记到“囚犯”,面对非人的严刑逼供和几乎家破人亡的境地,他铁骨铮铮,高风亮节,从不胡乱攀咬,从不泄露党和国家的机密,表现了高度的党性原则,保护了一大批干部群众,在当时巴盟的干部群众中有口皆碑。

巴图巴根同志以其坚定的政治信念、坚强的革命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起他的人格力量和党性的丰碑,成为我们学习的楷模。《难忘的岁月》一书既是巴老在巴彦淖尔盟工作期间个人经历的记载,也是那个时期盟委工作的缩影。

 

 

                           巴盟盟委书记  邬宝恒

                           巴盟行署盟长  胡毅峰

                               2001年10月1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