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作家二月河(本名凌解放)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27759712
本馆由[ 孝爱天使 ]创建于2018年12月17日

洛阳诗人朱怀金悼念二月河

发布时间:2018-12-17 11:02:55      发布人: Jackson

“在网上看到二月河先生逝世的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不可能、不相信。”15日下午,洛阳诗人朱怀金说,他拨打二月河的电话,无人接听,最终,通过南阳籍作家周大新证实,二月河不幸病逝。

朱怀金(右)采访二月河时合影朱怀金(右)采访二月河时合影

朱怀金说,他和二月河老师的相识,是一种缘分。朱怀金出生于南阳邓州,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洛阳铁路系统一所技校教书。

1995年夏天,听人说起二月河的妻子在南阳火车站工作,朱怀金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往南阳火车站值班室打电话,顺利地找到了二月河的妻子,对方爽快地答应了他见二月河的请求。

当年暑假,朱怀金从洛阳前往南阳,来到二月河家中。“二月河家住一处老旧的两层小楼,他在院内迎接我。”朱怀金回忆,“二月河手摇蒲扇,穿着汗衫,显得轻松休闲。他温和敦厚,就像邻家的大伯。”

朱怀金说,在交谈中得知,二月河对洛阳有着较深的感情,1954年至1958年,随着父母的工作变动,二月河就读于洛阳西南隅小学。龙门石窟、白马寺、周公庙是二月河童年时常去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半个洛阳人。

随着二月河的小说被拍成电视剧,并在央视热播,二月河声名大振。求见他的人多了,采访他的媒体也多了。后来朱怀金到原洛阳电视台工作,做一档文化栏目,在征得领导同意后,就约了二月河老师采访,二月河一口答应了。

1997年冬天,二月河穿着棕色的皮夹克,在他到处是书、拥挤的二楼书房里,接受了朱怀金的采访。朱怀金看到,一张破旧的书桌上,满是二月河查阅的资料和手稿,似乎还有一台老式的打字机,满负荷的书架有些不堪重负,最显眼的书是一整套的《清史稿》。

朱怀金说,他问二月河在写作中感到最困难的是什么,二月河略加思索道:“应该是感情的重复运用。人物的第一次哭,和他的第二次、第三次哭都不应该一样,这包含着极其复杂且细微的感情差别。如重复使用这种感情,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也是对读者的不负责任。”

二月河告诉朱怀金,他下一步准备写《同治中兴》(暂拟名)——关于太平天国,关于晚清的历史风云。可惜,朱怀金没有等到这些作品问世。

“长时间写大部头,严重损耗了二月河的健康。我后来有几次去看望他,看到的是书架上和书并列的一排药瓶,他说话时经常不间断地咳嗽,脸通红。”朱怀金说,二月河去世了,他像一条滔滔大河化为无形流到了天上。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