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铁岭市常务副市长袁卫亮纪念馆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26724986
本馆由[ 思念 ]创建于2011年09月23日

地区发展的关键在于求真务实

发布时间:2012-02-07 15:41:56      发布人: 思念

——关于铁岭近几年加快推进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情况与作法

袁卫亮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铁岭市委、市政府围绕科学发展观中发展是第一要义的要求,围绕着发展这一主题,审时度势,理清思路,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更新观念,破解“经济总量小,工业化、城镇化水平低”,这一制约铁岭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确立了“开放立市、工业强市、城乡统筹、科教兴市、全民创业”的五大战略,提出了“十一五”期间实现六新五大的“新铁岭大铁岭”奋斗目标,实施了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和“商贸物流活市”发展模式,使铁岭经济社会呈现出良好的跨越发展势头。四年来,GDP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实现了17%18%20%20%以上增长,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年位居全省前列。到今年9月末,全市生产总值达到362.2亿元,同比增长20.3%,增幅全省第三;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4.6亿元,同比增长43.2%,增幅全省第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84.8亿元,同比增长29.9%,增幅全省第二;固定资产投资实现336.8亿元,同比增长58.3%,增幅全省第一。在2006年获得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园林城市、全省综治先进市、全省软环境建设先进市、全省依法行政工作先进市、全国公安“三基建设”先进市等一系列称号的基础上,2007年铁岭市又被评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森林防火先进单位”、“全国十佳警务战略市”第二名等。

这些成绩的取得,主要得益于以下几项工作的扎实开展。一是突破思维瓶颈,开启创新闸门,确立了一条适合铁岭发展的正确道路。四年来,我们通过开展五次全市性思想解放活动,全市上下牢固树立了“希望在开放、出路在改革、灵魂在创新、富强靠发展”的理念,进一步增强了开放意识、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意识、经营城市意识等“十种意识”,确立了符合铁岭市情的“五大战略”,确定了“十一五”期间建设新铁岭大铁岭目标,明晰了紧紧围绕沈铁工业走廊、凡河新城区、东北物流城建设三个重要支撑点,实现千亿产值、百亿财政收入、百万人口城市的“三个一”发展方向,进一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拓展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措施,弘扬“以人为本、科学决策,情系百姓、真诚奉献,自加压力、负重前行,顾全大局、真抓实干,拼搏向上、攻坚克难,永不言败、追求卓越”的“铁岭精神”,提高突破发展瓶颈的能力,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务实拼搏为保证,以改革开放为牵动,以工业化为支撑,以城镇化为依托,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发展县域经济为突破口,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推动铁岭由农业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的赶超之路。

二是打造沈铁工业走廊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力。沈铁工业走廊,南起沈阳,北至吉林省四平市,规划面积194平方公里,沿102国道纵贯铁岭全境,是铁岭市委、市政府近年来着力打造的工业经济隆起带,已成为辽宁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经济带。我们在走廊上重点建设了18个工业园区,依托园区加大开放力度,连续四年开展“项目年”活动,成功引进了总投资231亿元的大唐能源综合开发项目、投资100亿元的东北物流城等一批对铁岭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大项目,目前走廊已落户项目2658个。同时,我们秉承“抓环境就是抓发展”、“资源+环境+项目=铁岭未来=铁岭发展”的理念,提出“硬环境不能有软肋,软环境不能有硬伤”,创建“政策优惠、服务优质、环境优美、秩序优良”四优品牌,为企业发展创造了优良环境。

三是以新城区建设为重点加速生态型城镇化进程,切实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力。们按照建设山水特色城市的发展目标,确定了“南进、西扩、东延、北连”的中心城市发展战略,争取在“十一五”期间使中心城区面积由现在的30平方公里扩大到50平方公里,人口由30万增至50万,提高中心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和对县乡的辐射带动能力。我们按照建设“中国北方魅力水城”的目标,高标准、高质量规划建设了30平方公里的铁岭新城区。通过近三年的努力,目前,新城区累计投资75亿元,5平方公里起步区基础设施全面完成,15平方公里拓展区也实现了“九通一平”;水系工程全线贯通,莲花湖湿地恢复工程基本结束,市县两级行政中心即将南迁,一座“春花笑绿水,秋树舞轻烟,湖天共一色,铁岭将胜仙”的“中国北方生态魅力水城”风姿初现。依托新城区,铁岭正在建设“一个中心、四大基地”。“一个中心”,就是特色鲜明、展示东西方文明的“沈阳经济区旅游休闲度假中心”;“四大基地”,即:“辽宁惟一、全国最大、世界知名的先进装备制造及专用车生产基地、东北商贸物流基地、北方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辽宁职业教育基地。目前,“一个中心、四大基地”各项工程建设正在快速推进。同时,全面加强老城区的改造建设,强化城市管理,加大城市资产运营力度,全面提升老城区功能,提高绿化、美化、净化、亮化、硬化水平,铁岭进入省级园林城市行列。一座“水在城中、城在园中、楼在绿中、人在景中、山水辉映、和谐共生、利于创业、适宜人居”的环境魅力城市和经济活力城市正崛起在辽宁大地上。

四是“以工谋农”抓农业产业化,努力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近年来,我们以加快县域经济为突破口,跳出农业干农业,围绕产后抓农业,围绕加工抓农业,走出一条反弹琵琶,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为方向,以坚持市场导向为核心,以培育特色产业、产品为关键,以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延长产业链为重点,以工业化的生产组织方式为手段,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合力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的“以工谋农”新路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推广“龙头+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做精做强十大产业基地和二十强龙头企业,倾力打造优质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努力实现农业“十化”标准,即,生产指导科学化、发展模式工业化、农田建设标准化、操作过程机械化、土地经营规模化、产业结构优良化、农业投入多元化、产销衔接市场化、农业服务社会化、城乡功能一体化,农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现代化步伐逐步加快。

五是以人为本抓民生工程,努力构建和谐铁岭。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出发点,通过“教育年”、“科技创新年”、“城乡共建”、“百万农民健身工程”、“平安铁岭建设”等活动,努力构建和谐铁岭,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了政治安定、社会安稳、企业安心、百姓安居、经济安全的“五安”环境。

六是以思想作风建设为重点,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在大力推动思想解放思维创新,增强党员干部工作积极性、创造性的同时,以作风建设为重点,狠抓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各级领导干部中大兴求真务实之风,要求必须做到“五个解脱出来”,即:从迎来送往中解脱出来、从交杯换盏中解脱出来、从麻将桌上解脱出来、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从揣摩领导好恶中解脱出来,大力倡导崇尚快节奏、追求高效率、体现超常规、实行倒计时、做到满负荷的工作作风,全市上下形成了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的良好氛围和政通人和的政治局面,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20081030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