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中文系教授李小凡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05118184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23年03月10日

一生坚持认认真真做学问的李小凡

发布时间:2015-10-10 10:45:13      发布人: 孝行天下

生于苏州、也研究过吴语的李小凡有江南文人的那种细致儒雅,喜欢穿白衬衣,扣子总系到最上面一颗。语速慢,但总能说到点子上。有同事说,小凡是个敏于行而讷于言的人,跟他聊天甚至觉得有点沉闷。

“怕给别人添麻烦”,记者采访到的同事或者学生都不约而同地提到李小凡的这一点。

陈跃红说:“做人最高的修养和美德,就是不给别人添麻烦,那么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证明,李小凡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住院期间,李小凡和他的家人积极配合医生护士的工作,从不提特殊要求。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消化肿瘤内科主任沈琳说:“李老师和他的家人,是我们这些年见到的最听从医嘱,最好交流,又最不给医生护士找任何麻烦的病人。李老师到哪儿都是一身正能量。”

李小凡的博士生黄河回忆起导师生病后,自己跟老师的一次接触。今年三四月,他回江苏进行毕业论文的预调查,一回来就找导师商量毕业论文。导师短信回得很简单:3点半到我家。黄河不知道那时导师身体已经很不好了,在跟导师畅谈了两个多小时后,李小凡说,我该回医院了。原来,老师为了他专门从医院请假回到蓝旗营的家,大夫只准了3个小时的假。老师为什么这么做?黄河说,一是怕我麻烦,蓝旗营离我比北医三院更近些。二是怕我去医院探望而破费。

导师瘦削的身材,深陷的眼窝,平淡的话语,为了学生的一点方便而枉顾自己的病体,外人也无法知道黄河彼时的内心起伏,他也不愿意多谈,“有人说我失声大哭,其实没有,我和老师一样,都不是情感外露的人”。

李小凡被确诊为胃癌后,医院说只有3个月时间。很多同事为他难过、焦虑,而他却淡定从容:“我能应付”。

温儒敏回忆今年春季去探望老友时的情景,彼时李小凡胃切除了三分之二,进食困难,非常消瘦,但兴致还不错,笔挺地坐在椅子上聊天。脸上还是那种柔和而淡然的笑,让人温暖,又有些心酸。他显然知道回天无力了,但反而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变得那样澄明冷静。温儒敏说,本来想去安慰他,却反而感到语言的无力。

李小凡在病重期间提出“干干净净地来,干干净净地走”。他去世时依然穿的是平时的衣物,质本洁来还洁去。

李小凡,他几十年所做的事情和他的名字一样,琐细,微小,平凡,完全不引人注意。他的人生原则平实无华,就是“老老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学问”,一生坚持,贯彻始终,生命作证,结局如初。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