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祖国

天堂纪念馆:http://www.5201000.com/TT803440260
本馆由[ 孝行天下 ]创建于2011年06月27日

陈祖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二)

发布时间:2011-06-27 10:50:12      发布人: 黑白双煞

  “为党的事业为人民的事业,我将矢志不渝,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摘自陈祖国入党申请书

  在入党申请书中写下这样的豪言壮语的也许不止陈祖国一个,但是用自己的一生去践行的人该是一位言必行行必果的英雄,一位信念坚定顶天立地的优秀共产党人。

  陈祖国出生在澧县城关镇的一个工人家庭,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

  教育,他的父亲是澧县邮电局多年的先进工作者。1976年高中毕业后,陈祖国下放到澧县澧西公社茶场,两年的下放生活养成了他坚韧的品格和乐观的人生态度。1978年恢复高考后,他考入桃源师范,毕业后分配进入华南光学仪器厂子弟学校担任教师,后因工作兢兢业业、表现突出被提拔进入工厂管理层。

  陈祖国常说,“人生在世就是要做事,做到头就不做了,也做不了了。”他对常德技校的发展和前景有太多的想法,有太多的思考,并且已经为学校的发展描画了一幅前景美好的蓝图:首先办成湖南省重点骨干学校;继而晋升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最后向技师学院冲刺。2005年,陈祖国提出了“创湖南省重点骨干学校”的目标,在不少人看来是不切实际的。不过,陈祖国不以为然,“连争取也不敢想,那就永远也做不到。”基础设施建设没资金,他就去找从事建筑行业的朋友垫资修教学楼,朋友并不理解,他冒出一句:“帮学校就是帮了我!是朋友的就帮我吧!”就这样,1600多平方米的新教学楼和两栋学生宿舍拔地而起。没有购买设备的款项,他亲自带头,遵循大家自愿的原则在员工中集资,硬是把设备全数添置成功。2006年6月,经验收合格,学校成为了常德惟一一所湖南省重点骨干学校。

  2006年,原华南光学仪器厂进行改制,技工学校划归常德市管理;2007年3月22日,正式由市国资委交归于市社会劳动和保障局管理,并更名为“常德技工学校”。随即,所有在编的28位教职员工进行身份买断,陈祖国等校领导也在其列。面对100多万元的买断款,他们考虑的不是自己以后将是一名下岗人员,而是这笔钱可以用来购置晋升国家重点技工学校必须的数码机床。就这样,在陈祖国的带动下,没有一个人拿这笔身份买断资金。当记者询问没有拿钱的教师他们是否自愿时,他们给了我斩钉截铁的两个字——“当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此时的陈祖国已经被查出患有肝硬化和肝腹水,但他没有把自己的病放在心上,一门心思扑在学校升格“国重”上。他的同事除了敬佩和追随外,根本就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短短几年里,学校的基础设备设施和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校占地过百亩,固定资产1602万元,在校学生近2000人,教职员工近百人,开设了数控加工、数控车加工、钳焊和机电一体化等专业。2008年常德技工学校成功晋升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此时,医生一再叮嘱,他的病情已经很重了,应该绝对卧床休息,但他放不下的东西太多了。他是那么乐观,每天依然风风火火在奔忙着。他又是那么豁达,从他的脸上似乎看不到一点疾病缠身的苦痛。“他不是不清楚自己的病情,他就是放不下他的学校发展分三步走的心愿,我和医生就是拿他没办法。”他的妻子如是说。

  一次,他和一位老朋友聊天时说,“我现在是站在悬崖边上,不过我撑也要撑下去,我不能倒下。”在陈祖国看来,达不成事业上的夙愿才是他心中最大的苦痛,他又信心百倍地朝着更高目标——晋升高级技工学校前进。然而,命运是这样的无情,就在万事俱备,只待验收的时候,陈祖国却带着他未竟的心愿永远离开了他努力工作了7年的校园,离开了和他并肩奋斗的同事。“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陈祖国身上体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因为放不下的责任感而为之献身的英雄气质。


到过这里的访客更多>>